蕤賓五月中,清朝起南颸。
不駛亦不馳,飄飄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閑雨紛微微。
流目視西園,燁燁榮紫葵。
于今甚可愛,奈何當復衰!
感物愿及時,每恨靡所揮。
悠悠待秋稼,寥落將賒遲。
逸想不可淹,猖狂獨長悲!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魏晉。陶淵明。 蕤賓五月中,清朝起南颸。不駛亦不馳,飄飄吹我衣。重云蔽白日,閑雨紛微微。流目視西園,燁燁榮紫葵。于今甚可愛,奈何當復衰!感物愿及時,每恨靡所揮。悠悠待秋稼,寥落將賒遲。逸想不可淹,猖狂獨長悲!
時當仲夏五月中,清早微覺南風涼。
南風不緩也不疾,飄飄吹動我衣裳。
層層烏云遮白日,濛濛細雨紛紛揚。
隨意賞觀西園內,紫葵花盛耀榮光。
此時此物甚可愛,無奈不久侵枯黃!
感物行樂當及時,常恨無酒可舉筋。
耐心等待秋收獲,莊稼稀疏將空忙。
遐思冥想難抑制,我心激蕩獨悲傷。
胡西曹、顧賊曹:胡、顧二人名字及事跡均不詳。西曹、賊曹,是州從事官名?!端螘ぐ俟僦尽罚骸敖萦钟袆e駕祭酒,居僚職之上。別駕、西曹主吏及選舉事。西曹,即漢之功曹書佐也。祭酒分掌諸曹兵、賊、倉、戶、水、銷之屬?!笔荆航o某人看。
蕤(ruí)賓:詩中用以標志仲夏五月。古代以十二律配合十二個月,“蕤賓”是配合五月之律。《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律中蕤賓。”古代以樂律的十二管同十二月之數相配合,十二管之一的蕤賓與五月相合,故稱五月為蕤賓。
清朝(zhāo):清晨。飔(sī):涼風。
駛:迅捷,疾速。遲:遲緩,緩慢。
重云:層層烏云。
閑雨:指小雨。
流目:猶“游目”,隨意觀覽瞻望。西園:陶淵明不大可能有幾個園,此或謂園之西。
燁(yè)燁:光華燦爛的樣子。榮:開花。
奈何:無可奈何。
感物:有感于物。
靡(mǐ)所揮:沒有酒飲。揮,形容舉杯而飲的動作。一說“揮”是“發揮壯志”之意。
悠悠:長久。待秋稼:等待秋收。
寥(liáo)落:稀疏。賒(shē)遲:遲緩,渺茫,引申為稀少。無所獲。
逸想:遐想。淹:滯留,深入。
猖狂:恣意放縱,這里指感情激烈。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04-106
這一首詩作年無考,研究陶詩的人,有把它系于晉安帝元興二年癸卯(403年)的。
參考資料:
1、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500-501
此詩起四句直寫當前氣候,說在陰歷五月的一天早晨,吹起南風,不快不慢,飄動著詩人的衣服。風是夏天“清朝”中的“南颸”,飄衣送涼,氣象是清爽的。接著兩句,不交代轉變過程,便緊接著寫“重云蔽白日,閑雨紛微微?!庇汕绲接?,似頗突然。以上六句是面的總寫,一般敘述,不多描繪。
“流目”四句,由面移到一個點。先寫詩人在清風微雨中,轉眼觀看西園,見園中紫葵生長得“曄曄”繁榮,雖作集中,亦只敘述。上文的敘事寫景,直貫到此;而對著紫葵,忽產生一種感慨:“于今甚可愛,奈何當復衰!”感慨也來得突然,但內容還屬一般,屬于人們對事物常有的盛衰之感。這里轉為抒情。下面兩句:“感物愿及時,每恨靡所揮。”承前兩句,抒情又由點到面,同時由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轉到對自身的表白,擴大一步,提高一步,句法同樣有點突然,而內容卻不一般了。陶淵明本是有志于濟世的人,被迫過隱居生活,從紫葵的榮曄易衰而聯想自己不能及時發揮壯志,建立功業,這種觸動內心痛處的感受,本來也是自然的,不妨明白直說,可詩中偏不說出“愿及時”愿的是什么,“靡所揮”揮的是什么,而是留給讀者自行領會。
上文各以六句成片,結尾以四句成片。這四句由思想上的“恨”轉到寫生活上的困難,以及在困難中不可抑制的更強烈的思想活動?!坝朴拼锛冢嚷鋵①d遲?!钡鹊角锾烨f稼收成,有糧食不繼的迫切問題。處境如此,還有上文的為外物而感慨,為壯志而感傷的閑情,在常人眼中,已未免迂疏可笑;而況下文所寫,還有“不可淹(抑遏)”的“逸想”和什么“猖狂”的情感或行動,冷靜一想,也未免自覺“可悲”了。有了“悠悠”兩句,則上下文的思想感情,都變成出于常情之外,那末作者之非常人也就不言可喻了。把“不?!睂懙盟坪蹩尚杀瑢嶋H上是無意中反映了他的可欽可敬。
這首詩在陶詩中是寫得較平凡的,樸質無華,它的轉接突然的地方,也表現它的“放”和“直”,即放手抒寫,直截不費結撰。但也有它的含蓄,有它的似拙而實高,它的奇特過人,即不露痕跡地表現作者襟懷的開闊和高遠。
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處境,“猖狂”的來龍去脈,也就有跡可尋,即是對于黑暗、險惡的政局和自身抱負莫展的憤激。把這些詩句都作賦體看,詩中表現出詩人的政治熱腸和人生態度,表現出他高出常人的地方,即在艱難的生活中不忘濟世。詩寫得很隨便,卻有深遠的意境。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茶園十二韻。。王禹稱。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馀千本,青蔥共一園。芽新撐老葉,土軟迸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出蒸香更別,入焙火微溫。采近桐華節,生無谷雨痕。緘縢防遠道,進獻趁頭番。待破華胥夢,先經閶闔門。汲泉鳴玉甃,開宴壓瑤樽。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沃心同直諫,苦口類嘉言。未復金鑾召,年年奉至尊。
西湖留別。唐代。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絕句二首 其一。宋代。吳則禮。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
秋明室雜詩 其十三。。沈尹默。 灼灼雞冠花,昂然當階前。涼飆翻豈動,秋陽曜更妍。泯彼開落跡,無為圖畫傳。雜之百卉間,所立卓不偏。向來絕品題,此事或當賢。
寄懷文略學長并謝惠畫冊。清代。朱庸齋。 聞名慳一面,見畫悟同門。衣缽承盧趙,鉤皴逼宋元。明窗堪自遣,斯道共誰論。格禁空翹跂,神交海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