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fēng)偏笑艷陽人。
紫薇花。唐代。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fēng)偏笑艷陽人。
一支初綻的紫薇在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與群芳爭奇斗艷。
無言的桃李又在何處,只有紫薇花笑看那些只能在春日艷陽里開的花。
上春:早春。
艷陽人:指在艷陽春天里開的花。
桃李無言:意謂桃李不說話,不夸耀自己,而人們都來欣賞他們,在桃李樹下,走出了一條條小路。
經(jīng)歷了從唐憲宗至唐宣宗六朝的杜牧,曾任中書舍人,因被稱為“紫薇舍人杜紫薇”。當(dāng)時正處于牛李黨爭激烈的時期,詩人置于復(fù)雜斗爭糾紛中,不趨炎附勢,獨(dú)守剛直節(jié)操,恰似紫薇花,故此篇詠?zhàn)限被ㄋ坪跻膊槐M出于單純的玩賞。
參考資料:
1、馬瑋.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杜牧:商務(wù)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172-174
2、劉錟.詠花古詩欣賞:語文出版社,1999:119
3、王文金.詠花古詩百首:海燕出版社,1990:39
紫薇夏季開花,開謝相續(xù),花期長達(dá)三、四月之久。杜牧這首詩即圍繞紫薇花花期長的特點(diǎn)著筆,贊美紫薇花不爭春的謙遜品格。
“曉迎秋露一枝新”,首句寫紫薇花開花季節(jié)時令。秋天的早晨,紫薇花迎著秋天的寒露開出一枝枝新鮮的花朵。一個“迎”字,賦予紫薇花以人的精神,它不怕秋寒,迎著寒露開放,為人間裝點(diǎn)秋天的景色。“不占園中最上春”,春天時節(jié),百花盛開,爭奇斗艷,而紫薇花不與百花爭春,它夏季開花,一直開到秋末。詩人在這里贊美紫薇花不與百花爭春的謙遜品格。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fēng)偏笑艷陽人。”詩人此處用《史記》“桃李不言”典故,以桃李反襯紫薇花。桃李不言,雖然表現(xiàn)了他們的謙遜,然而他們畢竟也和百花一起爭著在春天開放。現(xiàn)在秋天到了,秋風(fēng)蕭瑟,無言的桃花、李花,不知今在何處,只有紫薇花向著寒冷的秋風(fēng),笑對那些爭著在艷陽春天開放的花朵了。詩人寄情于物,在贊美紫薇花的謙遜品格時,也贊美了具有謙遜美德的人。
詩人雖寫紫薇但在此詩中一字不提紫薇,使讀者在驚奇之中,享受到紫薇的美麗的質(zhì)感。充分感覺到紫薇不與群花爭春,淡雅高潔的風(fēng)骨和一枝獨(dú)秀的品格。所謂“反常”必須以“合道”為前題,方能構(gòu)成奇趣。這首被人們譽(yù)為詠?zhàn)限痹娭械募炎鳎捎谠O(shè)想入奇,擴(kuò)大了詩的張力和戲劇效果,使人玩味不已。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宿峽口。明代。釋今無。 今夜又依高峽宿,一年心眼且新鮮。風(fēng)聲入樹猿應(yīng)語,鶴影橫江人未眠。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漸起虛煙。吾生亦是無涯者,老去憑誰負(fù)此肩。
和劉同人燕中即事詩六首 其一 賣衣。明代。凌義渠。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
雪后登歌風(fēng)臺示沛令。。顧大申。 一劍收秦鹿,秋風(fēng)萬里心。悲歌誰掩泣,壯士已成禽。井邑新豐舊,龍蛇大澤深。殘碑埋野戍,雪后此登臨。
黎城遇雨。明代。申佳允。 策蹇聊為汗漫游,流光倏忽又驚秋。蕭蕭黃葉濛濛雨,惹起離人一段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