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樵采去,薄暮方來歸。
還聞稚子說,有客款柴扉。
儐從皆珠玳,裘馬悉輕肥。
軒蓋照墟落,傳瑞生光輝。
疑是徐方牧,既是復疑非。
思舊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物情棄疵賤,何獨顧衡闈?
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
懷情徒草草,淚下空霏霏。
寄書云間雁,為我西北飛。
贈張徐州謖。南北朝。范云。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來歸。還聞稚子說,有客款柴扉。儐從皆珠玳,裘馬悉輕肥。軒蓋照墟落,傳瑞生光輝。疑是徐方牧,既是復疑非。思舊昔言有,此道今已微。物情棄疵賤,何獨顧衡闈?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懷情徒草草,淚下空霏霏。寄書云間雁,為我西北飛。
清晨我進山去采樵,黃昏時我挑柴薪回到家。
放下擔聽小兒子詳細述說:今天有客人叩我家門。
隨從人佩珠璣還有玳瑁,穿輕裘乘肥馬奔馳如云。
華車蓋極輝煌照亮村落,捧符節執瑞信光耀行人。
我猜想來客是徐州太守,先肯定后懷疑沒有這種可能。
拜訪老朋友固然是傳統風氣,此美德今天已蕩然無存。
目前的世情是愛富嫌貧,為什么車騎來對我訪問?
恨未能烹肥雞蒸熟小米,茅屋中與故人暢敘衷情。
滿胸懷聚深情憂思不已,灑淚珠密如雨沾濕衣襟。
把書信交與那云間鴻雁,請為我向西北迅速飛行。
張徐州稷(jì):指徐州刺史張稷,系范云舊友。稷,一作“謖”。
田家:作者自稱。樵采:打柴。此時作者落職,故云。
還聞:回來聽說。
款:叩。柴扉:柴門。
儐(bīn)從:隨從。珠玳(dài):據《史記》載,趙平原君派使者去楚國,為了炫耀,使者皆“為玳瑁簪,刀劍并以珠飾之”。
裘馬悉輕肥:此句典出《論語》:“(公西)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悉:盡。輕肥:指裘輕馬肥。
軒蓋:車上的傘蓋。墟落:村落。
傳瑞:符信,官員身份的牌照。
徐方牧:徐州刺史,即張稷。
思舊:顧念舊情。
微:稀少。
物情:世情。疵(cī)賤:卑賤。
衡闈(wéi):衡門,即上文之柴扉。
具雞黍(shǔ):殺雞作黍。據《后漢書》:山陽范式與汝南張劭為友,春別京師時,范約定九月十五日到張家看望,到了這一天張在家殺雞作黍,范果然不遠千里來到,范張雞黍遂傳為美談。這里巧用此典,姓氏正好相同,恰到好處。
揮:揮酒,飲酒。
草草:憂愁的樣子。一作“慅慅”。
霏(fēi)霏:淚流的樣子。
西北飛:北徐州在京城西北方,故言。
參考資料:
1、曹道衡.魏晉南北朝詩選評:三秦出版社,2004年:250頁
2、王友懷 魏全瑞.昭明文選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291-293頁
3、廖晨星.古詩:崇文書局,2007年:214-215頁
范云于南朝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任廣州刺史,因事下獄,后免官閑居于京郊。張稷于永元二年(500年)七月出任北徐州刺史,臨行前,身為徐州刺史的張稷不棄舊友,登門拜望范云,雖未遏面,但令范云非常感激,故寫此詩酬贈。
參考資料:
1、曹道衡.魏晉南北朝詩選評:三秦出版社,2004年:250頁
2、王友懷 魏全瑞.昭明文選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291-293頁
前八句寫張稷來訪。這兩句所寫未必都是實情,作者這樣寫是表示落職之后地位的卑下、生活的艱辛,以反襯張徐州來訪情誼的珍貴。下面轉述孩子的告語。“有客款柴扉”,這客就是張稷。孩子的話是說客人的排場,但不直指客人,而是先講客人的隨從穿戴、乘騎是如何豪華,后講客人的車蓋、符信如何輝煌、炫目,那么客人如何就不言而喻了。“軒蓋照墟落”,還有驚動村民的意思,“傳瑞生光輝”,也見出村民的羨嘆。孩子這樣說,符合作者的觀感,逼肖其口吻;作者這樣寫,也避免了面諛,用筆顯得委婉。這樣鋪寫朋友車騎盛況,更見得此訪非同尋常。
中間八句寫聞朋友來訪的心情。作者一聽說就懷疑是張徐州,轉而又覺得好像不是。懷疑是,見出對張稷的信賴,朝中往日友朋當非僅此一人,而在作者看來他是最可相信的。懷疑非,乃炎涼世態造成,下面寫到:作者說:這種情誼以前聽說有,現在差不多看不到了。古語說:“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朋友間因地位變化而冷淡的太多了,因此作者懷疑身為徐州刺史的朋友會來看望他。作者說:世態皆是這樣,而張稷為何還要來看望我這丟官的人呢?上面展示的這些矛盾心情,說明作者受世態刺激太深了,作者越懷疑越說明世風的澆薄;同時作者這樣寫,實際上也是有意對照兩種交態,以贊揚朋友的高誼。作者這樣“是耶非耶”地用筆,實在高妙。引用范張雞黍典故。下一句是省略句,“揮”的對象為酒,用陶淵明《還舊居》“一觴聊可揮”。這兩句說:遺憾的是未能殺雞作黍、與朋友把酒歡會。朋友來訪他未遇到,感到十分遺憾。這里用典很巧,姓氏正同。把自己與張稷的交誼比作范式、張劭,這是對朋友的贊美,對二人間情意的自重、自珍。
最后四句寫對朋友的思念,落實到題目上的“贈”字。這兩句說自己對友人非常想念,但又不能相見,故曰“徒”、“空”。徐州在京都的西北方向。這兩句說:請天上的大雁為我捎封信給張徐州吧。托雁傳書,囑飛西北,見出情意的殷切,從這兩句告語中,分明見有翹首西北的詩人在。這里“寄書”的書,其實就是這首詩。
這是一首贈詩。贈詩一般的寫法是正面表達自己的情意,表達對對方的祝愿等意思。而這首詩的寫法主要寫對方的來訪,通過對方不尋常的來訪見出深情厚誼,然后以對深情厚誼的感激還報對方,可以說這是以其人之情還報其人。這首詩多敘事,情事寫得很具體、生動,告訴友人來訪時何以未遇、稚子如何轉告、聽到這情況時自己的心情,像是絮話一般。這又是書信的寫法了,可以說是以詩代書。這兩種寫法在作者的時代還是少見的,很是新鮮別致。
范云(451~503年),字彥龍,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南朝文學家。范縝從弟,子范孝才。 ...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彥龍,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南朝文學家。范縝從弟,子范孝才。
長相思 其二 采花。。丁澎。 郎采花。妾采花。郎指階前姊妹花。道儂強是他。紅薇花。白薇花。一樹開來兩樣花。勸郎莫似他。
效阮公詩十五首 其九。南北朝。江淹。 宵月輝西極,女圭映東海。佳麗多異色,芬葩有奇采。綺縞非無情,光陰命誰待。不與風雨變,長共山川在。人道則不然,消散隨風改。
秋柳 其三。近現代。許南英。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夢兩相違!
秋興八首 其三。明代。張萱。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
送宋膳部惟一考績北上。。歐大任。 寒城出祖大江濤,曾是從君水部曹。稍轉云司勞削牘,更移蘭省借揮毫。星前入奏燕山近,雪后趨朝漢殿高。計最祠官應戀闕,可能歸及薦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