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
浪淘沙·紅影濕幽窗。清代。納蘭性德。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
透過小窗望去,春雨打濕了紅花,春光將盡。雨停了,卻已是夕陽西下之時。誰看到她穿著單薄的衣衫,低垂著頭,抱膝思量的孤獨身影。
把酒獨酌,無限凄涼。曾像做夢一樣地在回廊里與她相遇,讓我傷心斷腸。
浪淘沙:唐教坊曲。劉禹錫、白居易并作七言絕句體,五代時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又名《賣花聲》。二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凄壯之音。
紅影:指鮮花的影子。
瘦盡:以人之清瘦比喻春日將盡。
雨余:雨后。
低髻(jì)子:低垂的發髻,指低垂著頭。髻子,發髻。
持觴(shāng):舉杯。觴:酒杯。
回廊:曲折環繞的走廊。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納蘭詞 插圖本:鳳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頁
這首詞作于康熙年間。關于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詞人思念舊情人,為了表達內心對回廊相思之地的無限眷戀,故作下此詞;另一種說法是詞人在懷念亡妻盧氏,因而作下此詞。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田萍注解.納蘭詞全集鑒賞: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04:第150頁
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懷戀舊情人而幽獨傷感者的形象。上片由景語入,先渲染環境,而后推出薄衫低髻,抱膝思量,一個孤獨苦悶人的形象。下片承前再鋪寫,側重心理描繪,最后點出所思之由,但朦朧含蓄,給人留下了聯想的余地和深婉的美感。
上片寫暮春落紅、雨后斜陽的景象。“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開篇這句實則是與周邦彥的“雨過殘紅濕未飛。珠簾一行透斜暉”暗合,納蘭隨手拈來,將古人的詞用在了自己的詞里,渾然天成,令人不覺有何再妥。周邦彥寫的是雨后殘紅在斜暉下投射于珠簾,而到了納蘭的詞里則變得更加簡潔洗練,更富美感。“紅影”指鮮花的影子。鮮花的影子,透過小幽窗看去,別有風情,被打濕的花朵在暗影下,搖曳出多姿的風采,比起周邦彥的“殘紅濕未飛”,更顯得有韻味一些。而多出的感嘆“瘦盡春光”,其實有著李清照的“綠肥紅瘦”的哀怨無奈。承接上句,“雨余花外卻斜陽”。“余”既是后,雨后的花朵在斜陽下,而夢中的她卻是穿著單薄的衣衫,挽著低垂的發髻,挺立在暮日下,低頭思量。雨后、鮮花、美人、夕陽這些事物構成了納蘭筆下的一幅美麗的畫。上片最后寫那位女子“還惹思量”。詞中所寫的女子為何人,無法考證,但從詞面來看,是一位溫婉可人的女子,讓人忍不住想去憐惜。
上片寫完雨后景色,下片便轉而寫情,直抒心曲:“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思念的人不知身在何處,只能自己獨自飲酒,這真是無限凄涼的事情啊。“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見回廊。”寫出了少女內心深處夢牽魂縈的心事。特別是寫夢中的她“瞥見回廊”一句,實際上是納蘭內心對回廊相思之地的無限眷戀。明代王次回《瞥見》詩:“別來清減轉多姿,花影長廊瞥見時。雙鬢淡煙雙袖淚,偎人剛道莫相思。”這首詩與納蘭的回廊情思有著某種深刻的關聯。
全詞是寫暮春雨后,夕陽依依,一位春衫少女愁情難釋,對花持觴。最后道出她的心事,原來是夢里在回廊又遇情郎。這是表面之意,實際上是納蘭容若以想象中的少女暮春懷思,寫自己對她的深切思念。這就是“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的寫法。韋莊有《浣溪沙》詞云:“想君思我錦衾寒”,杜甫五律《月夜》詩中云:“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對方,卻總寫對方在思念自己。這樣的寫法情更深,意更濃。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次水心先生雁山韻。。釋元肇。 方壺圓嶠神仙經,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有生莫厭行犖確,四十九折重盤縈。珠璣亂撒龍斗富,樓殿巧著僧爭清。巔崖咫尺分陰晴,幽壑噫欠生雷霆。新詩彈壓得二妙,厖眉雪頂交歡迎。煮茶夜坐發深省,古澗旋汲銅花青。老子于此興不淺,落紅千點春無情。
炮局雜詩 其五。。周作人。 一夜寒燈十首詩,若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颼颼冷,正是無憂無慮時。
王元美分守浙西書來謂烏程酒濁如涇水黑若油。明代。王叔承。 試問烏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黃河是濁流。
懷舊。宋代。李正民。 遁跡漁鹽遠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云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寂寥。
次韻大資節使薛公見貽二首 其一。宋代。葛勝仲。 黑頭自致已三旌,暫寄江湖適性情。五總龜游欽學富,九皋鶴立見神清。西雍寧累飛章薦,東閤頻蒙倒屣迎。方幸臺躔照苕霅,以茲投劾未能輕。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