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
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
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
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
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
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
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吾富有錢時。唐代。王梵志。 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當我境況富裕,有很多錢的時候,妻子兒女都待我非常好。
如果我脫下衣裳,他們就會爭著幫我把它們疊好。
我如果出門去經營求財,他們就會殷勤地送我,直到大路上。
我?guī)еX進入家門,他們見到我馬上滿臉堆笑。
像白鴿一樣盤旋在我的周圍,像鸚鵡一樣一呼百諾。
有時我偶然暫時貧窮,他們看到我就不給我好臉色看。
人有多次貧困的時候,也還有多次富裕的時候以相報償。
如果只圖錢財而不顧念親人,那就等著看來時的報應吧。
婦兒:妻子、兒女。
經求:經營求財。
將:攜。
邂逅(xièhòu):不期而至,此處為一旦、偶然的意思。
貌哨:臉色難看。
七:虛指多次。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6
這是一首慨嘆人情冷暖的詩作。表面上看,全篇既沒有精彩的警句,也很少有環(huán)境氛圍的藝術描繪,似乎是平平淡淡、語不驚人;實際上它以“直說”見長,指事狀物,淺切形象;信口信手,率然成章;言近旨遠,發(fā)人深省,別具一種淡而有味的詩趣。
全詩結構緊湊,層次分明,步步圍繞主題,寫得頗有情致。首段六句,作者以概述的筆調,指出妻室兒女態(tài)度好壞的關鍵在于一個“錢”字。擁有錢財時,一切都好,妻室兒女也顯得十分殷勤。假如要脫衣服,很快就會有人把脫下的袍襖折疊得整整齊齊;假如離家出外經商,還要一直送到大路旁邊。詩人在這里選取習見的生活現象,以凝煉的筆觸,不加修飾地敘寫出各種場景,給人以平凡而生動的感覺。
接著,作者利用貼切的比喻,進一步刻畫出金錢引起的種種媚態(tài):當攜帶金錢回到家中時,他們一個個笑臉相迎,像白鴿那樣盤旋在周圍,又好似學舌的鸚鵡在耳邊喋喋不休。人們向來把鴿子當成嫌貧愛富的鳥類,而鸚鵡則被視作多嘴饒舌、獻媚逢迎的形象。因此詩人用“白鴿”、“鸚鵡”來比喻見錢眼開的貪財者。
最后六句,概括全篇主旨,也是王梵志對世情險薄的憤激之語。句中的“邂逅”、“貌哨”,皆為唐人口語。這幾句詩中,作者直率地警告那些庸俗的貪財者,如果只為貪圖錢財,而毫不顧及人的情義,那就要看看來時的報應了。這里,詩人率直地寫下了他的憤激之情。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明顯的特點是:以銳敏的觀察力捕捉生活中某些不大為人重視的動作和事理,運用通俗凝煉的語言,設想奇巧的對比描寫,著墨不多,無意于渲染,但是那種貪錢者的丑態(tài)便躍然紙上。與此同時,詩人的不平之氣也豁然而出。作者利用比較嫻熟的駕馭民間語言的能力,出語自然,質直素樸,言近旨遠,從而開創(chuàng)唐代以俗語俚詞入詩的通俗詩派,為唐詩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衛(wèi)州黎陽人。約唐初數十年間在世。幼時家境尚殷富,多讀詩書,曾有妻室兒女,中年后家業(yè)敗落,遂皈信佛教。晚況蕭條,享年逾七十。喜作詩宣弘佛理,勸誡世人,多用村言俚語,唐時民間流傳頗廣。有集。 ...
王梵志。 衛(wèi)州黎陽人。約唐初數十年間在世。幼時家境尚殷富,多讀詩書,曾有妻室兒女,中年后家業(yè)敗落,遂皈信佛教。晚況蕭條,享年逾七十。喜作詩宣弘佛理,勸誡世人,多用村言俚語,唐時民間流傳頗廣。有集。
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jié)公挽詞三首 其三。宋代。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錦園 其二。宋代。喻良能。 山園多勝踐,繚繞磬湖濱。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鵓鴣知欲雨,鴉舅報將晨。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八寶妝。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須為儷燕逑鶯,鬧紅劫苦,玉天行復驂鳳。悔如許、窄衫小鬢,竟遲誤、珍珠恩寵。漫魂望、家山一慟。斷蕪千里斜陽送。嘆阿母將歸,誰攜麥飯清明壟。
挽戴南灣。明代。陳龍。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玉樹秋。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儔。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
賀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餅果物之惠病起賦謝。清代。陳維崧。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開籠看,神差王。紛然佳果還相貺。揩病眼、荔奴黃皺,哀梨碧漲。忽憶添丁千里外,阻隔丹崖綠嶂。恨此物、無緣分餉。若使姮娥知我意,也璇閨、掩卻垂綃帳。應為我,色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