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
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東,山上孤云隨馬去。
火山云歌送別。唐代。岑參。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鹪茲M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迢迢征路火山東,山上孤云隨馬去。
火山高高聳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
火云鋪山蓋嶺凝滯不開,方圓千里鳥兒不敢飛來。
火云清晨剛被胡風吹斷,到傍晚又隨著塞雨轉回。
回環繚繞吞沒了鐵關樹,蒸騰彌漫半掩了交河戍。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東,山上孤云將隨你向東去。
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橫亙于吐魯番盆地的北部,西起吐魯番,東至鄯善縣境內,全長160公里,火焰山主要為紅砂巖構成,在夏季炎熱的陽光照耀下,紅色砂巖熠發光,猶如陣陣烈焰升騰,故名火焰山。
突兀:高聳的樣子。赤亭:即今火焰山的勝金口,在今鄯善縣七克臺鎮境內,為鄯善到吐魯番的交通要道。
火云:熾熱的赤色云。
乍:突然。逐:隨著。胡風:西域邊地的風。
薄暮:接近天黑時。渾:還是。
繚繞:回環旋轉的樣子。鐵關:鐵門關,故址在新疆境內。
氛氳:濃厚茂盛的樣子。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內。戍:戍樓。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01
2、謝楚發.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38-239
3、彭國忠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324-326
這首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別之作。在這首詩中,“云”是詩人歌詠的對象,也是貫穿全詩的線索。
“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審美欲望,把人的注意力拉引到遼遠壯闊的塞外。此詩前四句連貫而下,以讓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云推到人們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開頭,第三句以“火云”起始承接第二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現“火”字,描寫的筆鋒在“山”“云”上騰挪,讓人感到詩人在這種奇異的現象面前興奮不已?!皾M山凝未開”從正面具體展現火山云的外觀,主體感強。“飛鳥千里不敢來”緊接著從側面渲染這外觀的奇異可懼?;鹕皆频男蜗蟊沲r明突出。夸張中已為下文送人經過火山做了鋪墊。
前四句是大筆勾勒,目的在于讓人得到火山云的總體印象。次四句筆鋒一頓,轉寫火山云的動態?!捌矫髡е鸷L斷,薄暮渾隨塞雨回”,說這些火山云早上剛被風吹散,傍晚又隨雨重新聚集起來。同“滿山凝未開”的厚重濃濁相比,這種動態的云輕盈靈巧多了。“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兩句互文,描寫火山云遠“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別點出火山云與鐵關、交河戍的關系,從空間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氣勢。
既有靜態的描摹,又有動態的刻畫;既有時間的縱向變化,又有空間的橫向展開。對火山云的描寫便可告一段落,結尾二句自然歸結到送別上來。第九句“火山”二字輕輕收束前八句,使得對火山云的描寫實際上成了描寫送別的環境背景,路途遙遙,行路艱難,——對行人的關懷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后一句不出現人,孤云獨馬的意象卻讓人想見軍士塞外相別的獨特場景,以及軍人的驍勇剽悍。
詩人曾兩次出塞,邊疆的風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礪了他的意志,軍中生活的粗獷豪邁錘煉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臨別不傷,通過歌詠塞外特有的奇麗不凡的景色為對方壯行。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宋代。梅堯臣。 荊州持大橘,亦自名黃柑。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送生吳洲思,恨不羽翼南。
大風上陶然亭和壁間韻四章 其一。清代。吳曾徯。 塵界何人悟太空,飛鴻回首影匆匆。三千歸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夢中。黯淡黃沙昏落照,蕭騷綠葦戰遙風。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來鬢發蓬。
送鄭侍朗歸江西。元代。宋無。 中國衣冠盡,孤臣蹈海邊。秦思魯連操,漢憶翌生才。天遠文星隱,江平盡鷁摧。人尋芳草去,雁到故鄉來。山色摧行櫂,波聲送客杯。身還蘇武節,夢泣李陵墓。水落蛟龍縮,城空鼓角人衰。蒼梧浩蕩,黃屋浪崔嵬。夜雨江蘺濕,春負杜若開。只令少微動,慎莫應三臺。
家食遇歉有飯不足之憂妻孥。宋代。王十朋。 淵明事高尚,瓶中缺儲粟。魯公凜名節,乞米給饘粥。廣文富才名,官冷飯不足。少陵老風騷,橡栗拾山谷。嗟予何為者,處世真碌碌。謀生一何拙,甔石無儲蓄。三年兩去國,囊橐罄水陸。還家索租苗,不了臘與伏。前秋遭颶風,摧折數間屋。今年丁大侵破甑塵可掬。絕糧瘦百指,告糴走群仆。鄉鄰茍不救,定恐填溝瀆。家藏千卷書,父子忍饑讀。一字不堪煮,何以充我腹。細君笑謂我,子命難食肉。去歲官臺省,僥倖食君祿。有口不三緘,月奏知幾牘。圣主倘不容,寧免遠竄逐。歸來固已幸,富貴非爾福。東皋二頃田,得雨尚可谷。子耕我當耘,固窮待秋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