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花開第二番。東籬展卻宴期寬。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
分不盡,半涼天。可憐閑剩此嬋娟。素娥未隔三秋夢,贏得今宵又倚闌。
思佳客·閏中秋。宋代。吳文英。 丹桂花開第二番。東籬展卻宴期寬。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分不盡,半涼天。可憐閑剩此嬋娟。素娥未隔三秋夢,贏得今宵又倚闌。
《思佳客》,即《鷓鴣天》,首見于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幾道填此調最多。《詞譜》卷十一說:“宋人填此調者,字、句、韻悉同”。因賀鑄詞有“化出白蓮千葉花”句,故又名《千葉蓮》,又因其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故又名《半死桐》,又名《于中好》、《思越人》、《看瑞香》、《第一花》、《禁煙》、《翦朝霞》、《驪歌一疊》、《錦鷓鴣》、《避少年》、《鷓鴣引》、《醉梅花》。雙調,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丹桂”四句,上片寫閏中秋景色及詞人的感想。言桂花已經二度開放,菊花的花期亦相應延長了。詞人以桂、菊兩種秋季當令的花,點出“閏中秋”的特點;即是這年秋天有了兩個八月,秋天就足足延長了三十天。因此,接著詞人又說,天上的圓月就像人間的寶鏡一樣,因為是“閏中秋”,所以缺而復圓;而自天河而來的泛星槎亦在“閏中秋”時去而復還?!跋砷丁?,即貫月查。
“分不盡”五句,下片即景感懷。言中秋天涼,而時令也在八月之半,今遇“閏中秋”,所以又可以將之分成一半,故詞人反而有“分不盡,半涼天”的一種感覺,詞人閑暇無聊,唯有這天上圓月與之作伴,又因為是在“閏中秋”的緣故,時令還沒有到深秋,所以氣候也還不太涼冽;月中嫦娥也顯得非常引人注目,所以詞人才有可能,又一次在這天晚上獨倚欄干欣賞這一圓月了。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送汪僉事之湖南三首 其一。明代。陸粲。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云。
又題伍相廟。。周南。 廢堞披榛舊,羈臥畢命心。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激烈功名在,低徊歲月深。胥門沙衍淺,碑首未應沉。
贈詩奚黃懿卿謔來獻。明代。鄧云霄。 書記翩翩清且嘉,偶攜龍劍事張華。行吟常負囊中錦,同夢曾偷筆里花。白社徑堪呼小友,青云猶許附名家。主人最是憐才者,豈似方回浪自誇?
秋夜望月 其一。兩漢。佚名。 皎皎山頭月欲低,月厭羈愁睡轉迷。忽覺淚流痕尚在,不知夢里向誰啼。
摘芳詞·鶯聲寂太平時。。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送陳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四。。李昌祺。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