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盡紅芳見綠陰,小橋流水雨馀深。市樓橫笛誰家子?吹得殘陽下遠岑。
己未夏日雜興四首 其二。元代。善住。 落盡紅芳見綠陰,小橋流水雨馀深。市樓橫笛誰家子?吹得殘陽下遠岑。
元僧。字無住,號云屋。嘗居吳郡報恩寺。往來吳淞江上,與仇遠、白挺、虞集、宋無諸人相倡和。工詩。為元代詩僧之冠。有《谷響集》。 ...
善住。 元僧。字無住,號云屋。嘗居吳郡報恩寺。往來吳淞江上,與仇遠、白挺、虞集、宋無諸人相倡和。工詩。為元代詩僧之冠。有《谷響集》。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宋代。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茂陵多病書成帙,季子來歸雪滿簪。試與共觀天下士,彌縫一世果何心。
賦得我愛夏日長 其二。明代。李孫宸。 惜陰翻古帙,席蔭坐林泉。解識閒中晷,依稀亦小年。
恭和御制耕織圖詩 其一。清代。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送張晉臺博士宰徐聞。明代。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六月朔日偶然作三首 其一。。弘歷。 北至晷漸轉,南畝雨亦足。代謝無停息,寒暑有起伏。將冷暄必然,欲涼炎更毒。于焉識橐籥,用以謹機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