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nèi)虛游子,山中脫骨仙。一單如老衲,八十又新年。
野馬飛窗日,醯雞舞甕天。吾今丈人行,肯與眾爭憐。
自悟 其二。元代。張翥。 海內(nèi)虛游子,山中脫骨仙。一單如老衲,八十又新年。野馬飛窗日,醯雞舞甕天。吾今丈人行,肯與眾爭憐。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diào)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xué)習(xí),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 ...
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diào)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xué)習(xí),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
曹仁憲謹榮壽 其二。元代。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xué),齡登九老圖。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jié)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峴首風(fēng)煙看未足,便應(yīng)重拜富民侯。
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唐代。劉禹錫。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jié)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峴首風(fēng)煙看未足,便應(yīng)重拜富民侯。
虎丘宴集分得微字。清代。孫蕙。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涌峰頭看落暉。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當(dāng)筵洞壑留今古,過眼云煙任是非。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
寄湘中友人。唐代。杜牧。 莫念醉鄉(xiāng)迷酒杯,流年長怕少年催。西陵水闊魚難到,南國路遙書未回。匹馬計程愁日盡,一蟬何事引秋來?相如已定題橋志,江上無由夢釣臺。
鵲橋仙。清代。奕繪。 輕雷挾雨,流云欺月,彩鳳身無雙翼。銀河安得好風(fēng)吹,不相見、不如不識。人間路杳,天邊期近,望斷燕南趙北。癡牛呆女盼終年,只一日、相逢難得。
雙調(diào)望江南 其八。清代。董元愷。 湖上舫,紅粉漾晴空。繡幕微褰清影里,紗窗半啟碧波中。小泊斷橋東。憑欄望,心事暗惺忪。六曲銀屏妝鏡曉,一簾春水黛痕濃。搖入藕花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