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方外朋,今識故鄉僧。史有春秋筆,談空大小乘。
香廚朝飯面,古殿晝燃燈。歸路煙蕪外,斜陽下道陵。
謁儀則堂上方觀聽續撰釋氏通鑒。元代。張翥。 平生方外朋,今識故鄉僧。史有春秋筆,談空大小乘。香廚朝飯面,古殿晝燃燈。歸路煙蕪外,斜陽下道陵。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泊舟。宋代。趙汝鐩。 前頭無泊處,且住荻花林。水沸知灘淺,煙蜂花在瓶。呼童治茶具,有客扣柴扃。共說山林話,休嗟兩鬢星。
除夕太原府四首。明代。程可中。 檀槽鐵撥素絲弦,此技都夸三晉專。里耳只今貪小令,金元遺調漸無傳。
病中雜言四首 其三。明代。皇甫涍。 自予牽世網,展轉歲時侵。坐惜衰蓬鬢,空思返舊林。蟲鳴秋戶急,月照客庭深。已分愁中老,愁逢病不禁。
孩兒菊。明代。楊循吉。 軟玉肌膚膩粉姿,啼痕彷佛露香垂。一枝低臥苔煙上,似向花房壓被時。
新歲七十以人生七十古來稀為韻寄錢大參七首。宋代。曹勛。 蕭然心跡喜雙清,且得肩頭擔已輕。老病正須安靜處,林間風味慰平生。
香山渡口送劉漢臣還五羊旅次。明代。何鞏道。 陰陰江樹綠如帷,春盡天涯送客歸。芳草獨迷蝴蝶夢,落花先遣伯勞飛。風回極浦孤帆轉,月出平沙遠火微。曾幾別離成老大,途窮心事莫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