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道士軀干小,豪氣直壓香爐峰。池邊咒劍出金虎,峽頂放船飛白龍。
老我每推詩俊逸,何時相見話從容。散仙萬一煙塵外,為報巢云若個松。
送景初漕史還平江各賦一詩寄吳下諸友 其三。元代。張翥。 匡山道士軀干小,豪氣直壓香爐峰。池邊咒劍出金虎,峽頂放船飛白龍。老我每推詩俊逸,何時相見話從容。散仙萬一煙塵外,為報巢云若個松。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又題伍相廟。。周南。 廢堞披榛舊,羈臥畢命心。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激烈功名在,低徊歲月深。胥門沙衍淺,碑首未應沉。
贈別林宮贊咨伯 其二。明代。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去雁影離離,輕煙生漠漠。歸驂陌上轉,別詞酒間作。未酬匡世志,共想還山樂。我懷良不虛,君情豈有托。何以贈前期,功名在麟閣。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
勸石集賢飲。宋代。劉筠。 豪家抱甕擅風流,更燎薰爐白雪樓。魯筆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換鹔鹴裘。仰天拊髀真為樂,倒載穿腸肯易愁。欲鱠長鯨置雕俎,愿回北斗挹東流。
泊舟西村見居民云數里間有梅訪之殊未花。宋代。趙蕃。 漠漠煙村四五家,水清霜落路平沙。我來欲問梅消息,地冷年年未放花。
癸未蜀游雜詩四首 其三 寄幼女一吟。近現代。豐子愷。 與汝江頭別,予情獨黯然。客居春興少,蜀道古來難。對景思新語,當筵憶笑顏。群兒皆雋秀,最小即偏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