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中
落花流水出桃源,暖翠晴云滿藥田。流金古像開香殿,步虛聲未遠,鶴飛來認得神仙。傍草漫山徑,幽花隱洞天,玉女溪邊。
山中隱居
丹翁投老得長生,白鶴依人認小名。青山換主隨他姓,嘆乾坤一草亭,半年不出巖扃。寫十卷《續仙傳》,和一篇《陋室銘》,補注《茶經》。
懷古
秋風遠塞皂雕旗,明月高臺金鳳杯。紅妝肯為蒼生計,女妖嬈能有幾?兩蛾眉千古光輝。漢和番昭君去,越吞吳西子歸,戰馬空肥。
黃山道中
何人禮斗上松梢?有客題名刻樹腰。指前峰半日行來到,這山不是小,洞天寬容我詩豪。白云觀欹仙枕,朱砂泉流藥瓢,紫蘭宮玉女吹簫。
【雙調】湘妃怨 武夷山中落。元代。張可久。 武夷山中落花流水出桃源,暖翠晴云滿藥田。流金古像開香殿,步虛聲未遠,鶴飛來認得神仙。傍草漫山徑,幽花隱洞天,玉女溪邊。山中隱居丹翁投老得長生,白鶴依人認小名。青山換主隨他姓,嘆乾坤一草亭,半年不出巖扃。寫十卷《續仙傳》,和一篇《陋室銘》,補注《茶經》。懷古秋風遠塞皂雕旗,明月高臺金鳳杯。紅妝肯為蒼生計,女妖嬈能有幾?兩蛾眉千古光輝。漢和番昭君去,越吞吳西子歸,戰馬空肥。黃山道中何人禮斗上松梢?有客題名刻樹腰。指前峰半日行來到,這山不是小,洞天寬容我詩豪。白云觀欹仙枕,朱砂泉流藥瓢,紫蘭宮玉女吹簫。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贈王廣文還馀姚四首時廣文以徵其伯父陽明先生像贊至 其四。明代。林大春。 五岳年來夢已虛,憑君猶自憶匡廬。歸途倘過東林社,好寄淵明一紙書。
樊川。清代。李宗渭。 司勛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病訊四章 其二。明代。王彥泓。 繡被新鴛剩半床,怕拈卮酒怕聞香。能瘳別恨無靈藥,愿駐華姿有禁方。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懸知乍起新妝淡,只有葵花似嫩黃。
謝巖起惠支頤二首 其二。宋代。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
送林丈內艱南還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