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把鉏頭,男命怕羅睺。
步行騎水牛,石虎生肉彪。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羲和鞭白日,少吳行清秋。
偈頌五十一首。宋代。釋大觀。 空手把鉏頭,男命怕羅睺。步行騎水牛,石虎生肉彪。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羲和鞭白日,少吳行清秋。
釋大觀,字物初,號慈云,俗姓陸,鄞縣橫溪(今浙江寧波)人。參北澗居簡于凈慈寺,悟旨,典文翰,聲稱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臨安府法相禪院,歷住安吉州顯慈禪寺、紹興府象田興教禪院、慶元府智門禪寺、大慈名山教忠報國禪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慶元府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編《物初大觀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凈慈寺志》卷一○《法嗣》。 釋大觀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編為一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
釋大觀。 釋大觀,字物初,號慈云,俗姓陸,鄞縣橫溪(今浙江寧波)人。參北澗居簡于凈慈寺,悟旨,典文翰,聲稱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臨安府法相禪院,歷住安吉州顯慈禪寺、紹興府象田興教禪院、慶元府智門禪寺、大慈名山教忠報國禪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慶元府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編《物初大觀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凈慈寺志》卷一○《法嗣》。 釋大觀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編為一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八音歌二首答黃魯直 其一。宋代。晁補之。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絲看煮繭吐,士聽憤悱語。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匏系魯東家,今君尚天涯。土膏待陽癉,氣至如咄嗟。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惡。木無松柏心,蝎處螻蟻托。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宋代。李綱。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如何錐刀徒,使爭爝火明。傷膚及肌骨,風雨因摧傾。顛倒委榛棘,氣象猶崢嶸。行人失庇賴,佇立空凝情。緬想栽培初,愛護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幾經霜露零。一日毀有馀,百年養不成。忍使易凋喪,此理真難評。憶昔陶士行,為政有善經。擢禾與移柳,一一糾以刑。既往不及追,將來猶可懲。感動遂成章,庶幾知者聽。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宋代。蘇軾。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樽前侑酒只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
晚桂。清代。許傳霈。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有桂獨后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西風戰陣陣,清籟雜金商。紉蘭既失佩,裂荷早無裳。仙骨經折磨,高韻起抑揚。仰天望蟾闕,一枝列上方。高擷此花者,徐步樂翱翔。何以同此質,瞠焉不可望。無知在草木,有意聽彼蒼。冬榮本我輩,先后何自妨。晚楓愛紅葉,晚菘饒秋光。嗟哉澗底樹,金粟綴郎當。遲遲非本意,羞與眾草芳。月中能寄語,乞為謝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