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瓦霜凝寒客夢,晴窗日透借朝溫。
不能緘口圍爐坐,斂袂空趨畫戟門。
堪悲堪笑不動尊,天津橋看弄胡孫。
此意與誰論,長者子無裩。
偈頌五十一首。宋代。釋大觀。 暗瓦霜凝寒客夢,晴窗日透借朝溫。不能緘口圍爐坐,斂袂空趨畫戟門。堪悲堪笑不動尊,天津橋看弄胡孫。此意與誰論,長者子無裩。
釋大觀,字物初,號慈云,俗姓陸,鄞縣橫溪(今浙江寧波)人。參北澗居簡于凈慈寺,悟旨,典文翰,聲稱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臨安府法相禪院,歷住安吉州顯慈禪寺、紹興府象田興教禪院、慶元府智門禪寺、大慈名山教忠報國禪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慶元府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編《物初大觀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凈慈寺志》卷一○《法嗣》。 釋大觀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編為一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
釋大觀。 釋大觀,字物初,號慈云,俗姓陸,鄞縣橫溪(今浙江寧波)人。參北澗居簡于凈慈寺,悟旨,典文翰,聲稱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臨安府法相禪院,歷住安吉州顯慈禪寺、紹興府象田興教禪院、慶元府智門禪寺、大慈名山教忠報國禪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慶元府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編《物初大觀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凈慈寺志》卷一○《法嗣》。 釋大觀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編為一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幽居。宋代。華岳。 十頃平湖一簇山,湖山佳處著朱闌。分階草色迎春綠,漱石泉聲入夜寒。不擾自然人事好,有為方信世途難。如今休說當年事,只把心平氣定看。
魚皮。清代。毛士釗。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園中賞梅。宋代。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未愛繁枝壓紗帽,最憐亂點糝貉裘。一寒可賀君知否,又得幽香數日留。
賀新郎 為人作。。盧青山。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將擲我、悲歡里。伊誰可訴蒼涼意。只孤琴、十年拼鼓,三生宿淚。早已斷弦封廢匣,重拂莫教心碎。況聽者、知音也未?短艇青衫五湖闊,請隨吾蕩去蒼茫際。真我夢,是君計?
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唐代。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題二首 其一。。黃節。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