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衰奄寺熾,威柄敢專有。
桓桓李司隸,誓奪還君手。
登門盛賢俊,破柱發奸丑。
身雖以此亡,慕者猶恐后。
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
精誠有相激,淚落入卮酒。
剖心死亦仁,滅頂過何咎。
大雅稱明哲,于君豈其謬。
過李膺墓同曼叔作。宋代。韓維。 漢衰奄寺熾,威柄敢專有。桓桓李司隸,誓奪還君手。登門盛賢俊,破柱發奸丑。身雖以此亡,慕者猶恐后。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精誠有相激,淚落入卮酒。剖心死亦仁,滅頂過何咎。大雅稱明哲,于君豈其謬。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
韓維。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岳州臨江驛見亡友凌溪子題壁愴然興懷倚韻追悼 其二。明代。顧璘。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瞻嶧亭次歐陽圭齋先生韻。明代。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漁家傲 其一。清代。朱祖謀。 繞榻書簽兼畫幀。朦朧散帙何曾竟。老去不禁茶力猛。微睡醒。風爐煎術供秋病。萬里碧云生雁興。行行書破青天影。樓月半升簾薄暝。闌獨憑。商音滿耳無人聽。
次韻信守李秬二首一。宋代。晁補之。 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柱渚孤吟愁旅雁,蘇門雙嘯駭朱鸞。平生五褲何須詠,一借黃鍾變谷寒。
燕京早秋。明代。鄧云霄。 旅食京華且歲時,西風又報入桐枝。積薪宦況秋逾冷,落葉驚心鬢易絲。朔氣近邊聞雁早,嶺云臨海得書遲。憂時寄遠俱無賴,惆悵新停濁酒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