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逢虎牛禍折萌,蕩蕩蜀道猶可評。
嗾奸反正善其計(jì),振槁拉枯徒勻勸。
初雖覆杯可撲減,終焉決海難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因仍擾擾不知了,殘金欲灺連韃人。
武功夙著沖與寔,貂蟬貴欲兜牟成。
孽成孤鳳鳥不度,守有可死生無因。
兩公氣節(jié)固相類,又類射虎飛將軍。
西和寅仲出儒素,開禧總餉先垂名。
太丘是父有是子,沖樓跨灶前無倫。
話頭講明有定見,不與奸諂相因循。
犬戎日眾我日寡,貔貅乍屈還乍信。
賀蘭飽鮮芳醉醇,嚙指不仇南霽云。
慟哭秦庭不肯援,有嚴(yán)玉帳無分兵。
借令空弮可持滿,飛鏑已飛風(fēng)中鳴。
三城父兄一時陷,況復(fù)骨肉懷親親。
有生必死死有所,此死可羞尸素群。
矜韜衒略謾蠢蠢,妒功嫉效徒逡逡。
幸災(zāi)之跡弗容掩,不掉之尾何足云。
鄉(xiāng)來益昌倡大義,阿源流芳千載榮。
勝天倘可恃人眾,公道莫于行路聽。
后先忠節(jié)貫日星,野史孰愈良史真。
哀三城。宋代。釋居簡。 歲逢虎牛禍折萌,蕩蕩蜀道猶可評。嗾奸反正善其計(jì),振槁拉枯徒勻勸。初雖覆杯可撲減,終焉決海難為平。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因仍擾擾不知了,殘金欲灺連韃人。武功夙著沖與寔,貂蟬貴欲兜牟成。孽成孤鳳鳥不度,守有可死生無因。兩公氣節(jié)固相類,又類射虎飛將軍。西和寅仲出儒素,開禧總餉先垂名。太丘是父有是子,沖樓跨灶前無倫。話頭講明有定見,不與奸諂相因循。犬戎日眾我日寡,貔貅乍屈還乍信。賀蘭飽鮮芳醉醇,嚙指不仇南霽云。慟哭秦庭不肯援,有嚴(yán)玉帳無分兵。借令空弮可持滿,飛鏑已飛風(fēng)中鳴。三城父兄一時陷,況復(fù)骨肉懷親親。有生必死死有所,此死可羞尸素群。矜韜衒略謾蠢蠢,妒功嫉效徒逡逡。幸災(zāi)之跡弗容掩,不掉之尾何足云。鄉(xiāng)來益昌倡大義,阿源流芳千載榮。勝天倘可恃人眾,公道莫于行路聽。后先忠節(jié)貫日星,野史孰愈良史真。
釋居簡(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號北澗,潼川(今四川三臺)人。俗姓龍(《補(bǔ)續(xù)高僧傳》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廣福院圓澄得度,參別峰涂毒于徑山,謁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訪諸祖遺跡。歷住臺之般若報(bào)恩。后居杭之飛來峰北澗十年。起應(yīng)霅之鐵佛、西余,常之顯慶、碧云,蘇之慧日,湖之道場,詔遷凈慈,晚居天臺。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臘六十二。 ...
釋居簡。 釋居簡(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號北澗,潼川(今四川三臺)人。俗姓龍(《補(bǔ)續(xù)高僧傳》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廣福院圓澄得度,參別峰涂毒于徑山,謁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訪諸祖遺跡。歷住臺之般若報(bào)恩。后居杭之飛來峰北澗十年。起應(yīng)霅之鐵佛、西余,常之顯慶、碧云,蘇之慧日,湖之道場,詔遷凈慈,晚居天臺。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臘六十二。
試院偶題 其二。明代。方孝孺。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嘆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復(fù)能空冀北群。
歸來。明代。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fā)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懷顧黃公。清代。王又旦。 不畏窮愁只著書,幽棲風(fēng)物近何如?斷云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
山間 其二。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遠(yuǎn)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三月二十五日過上洋十六保徐居士柯莊二首 其一。元代。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