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為陽華游,軒豁諧素志。那知此嵌巖,近在回翔地。
石如狻猊狀,蹲伏呀可畏。雖無嚬呻威,尚使百獸避。
漫郎嗜泉石,足跡靡不至。是巖端見遺,定自求其備。
澹巖冠湘中,瑰瑋傳萬耳。此郎靳一言,亦以山無水。
骨多欠膋血,草木咸枯悴。其誰喜冥搜,韻語發天秘。
石門何晃蕩,坐久三嘆喟。徑欲挽銀潢,淙淙滿人意。
題師子巖。宋代。何麒。 旦為陽華游,軒豁諧素志。那知此嵌巖,近在回翔地。石如狻猊狀,蹲伏呀可畏。雖無嚬呻威,尚使百獸避。漫郎嗜泉石,足跡靡不至。是巖端見遺,定自求其備。澹巖冠湘中,瑰瑋傳萬耳。此郎靳一言,亦以山無水。骨多欠膋血,草木咸枯悴。其誰喜冥搜,韻語發天秘。石門何晃蕩,坐久三嘆喟。徑欲挽銀潢,淙淙滿人意。
何麒,字子應,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東南)人。張商英外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為宣教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賜同進士出身,為夔州路提點刑獄。十三年,知邵州,未幾落職,主管臺州崇道觀,道州居住。今錄詩八首。 ...
何麒。 何麒,字子應,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東南)人。張商英外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為宣教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賜同進士出身,為夔州路提點刑獄。十三年,知邵州,未幾落職,主管臺州崇道觀,道州居住。今錄詩八首。
上南行十二首 其四。元代。方回。 七里南山邊,更作三里程。十里舊榷界,雙橋酒有聲。身老友朋盡,事殊時代更。茅店迷處所,飲徒眠九京。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館偶誦陶詩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句憮然有感。清代。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縱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一心信兩端,繹思有馀戚。緬昔負米賢,歡焉供子職。
題湖上廢寺二首 其一。明代。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解嘲 其一。宋代。李彭。 平生癡絕百無憂,黨友相嘲顧虎頭。癡黠胸中各相半,要之與我不同流。
和嚴道培書院韻 其一。宋代。米芾。 城頭山腳舊圖開,華構凌云亦壯哉。談席昔人文獻地,升堂此日豫章材。弦歌化里清風動,麟鳳天南紫氣來。獨奈巖阿叢桂冷,幽棲不是偉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