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趣風流屬此辰,帝臺高會敞重茵。
絳囊為佩仙萸密,綠醖飛觴壽菊新。
兼豆豐盈堯箑饌,雅歌清壯漢營人。
年來多病歡游阻,溫玉蒼葭豈易親。
九日赴宴不及簡館中同僚。宋代。劉筠。 野趣風流屬此辰,帝臺高會敞重茵。絳囊為佩仙萸密,綠醖飛觴壽菊新。兼豆豐盈堯箑饌,雅歌清壯漢營人。年來多病歡游阻,溫玉蒼葭豈易親。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儀。真宗咸平元年進士。楊億試選人校太清樓書,擢第一,以大理評事為秘閣校理,預修圖經及《冊府元龜》。真宗、仁宗兩朝,屢知制誥及知貢舉,預修國史。嘗拒草丁謂復相位制。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直學士,終知廬州。工詩,與楊億時號“楊劉”。與楊億、錢惟演等合編《西昆酬唱集》,后世稱“西昆體”。有《刑法敘略》、《冊府應言》、《玉堂集》等。 ...
劉筠。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儀。真宗咸平元年進士。楊億試選人校太清樓書,擢第一,以大理評事為秘閣校理,預修圖經及《冊府元龜》。真宗、仁宗兩朝,屢知制誥及知貢舉,預修國史。嘗拒草丁謂復相位制。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直學士,終知廬州。工詩,與楊億時號“楊劉”。與楊億、錢惟演等合編《西昆酬唱集》,后世稱“西昆體”。有《刑法敘略》、《冊府應言》、《玉堂集》等。
風。唐代。徐夤。 城上寒來思莫窮,土囊萍末兩難同。飄成遠浪江湖際,吹起暮塵京洛中。飛雪蕭條殘臘節,落花狼藉古行宮。春能和煦秋搖落,生殺還同造化功。
和子山春日雨中書事見寄。宋代。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南園彩棚映綠樹,西湖畫舫臨清流。幾時云陰得斂霽,愿把一樽相獻酬。
子昂逸馬圖。元代。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戊寅正月壽張華東年兄七十三初度兼訂觀海之約 其二。明代。畢自嚴。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岳孔林游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日暮。清代。夏曾佑。 日暮江逾闊,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鳥,遠浦挽船歌。萬物艱辛里,勞生感慨多。低回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無一語及淵明長房舊事鞠茱。宋代。楊冠卿。 落英拾秋鞠,委佩紉芳蘭。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吳茱味苦辛,奚亦登君盤。囊紗縈臂玉,恍記汝南山。黃鵠招不來,仙子何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