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樂。
聞吳富山水,思往頗計校。
脫身東南來,見實與聞效。
吳之山棱棱,吳水清不撓。
豈無適之徑,以可泳以棹。
而獨何為然,反門自閑罩。
念我西北州,數子吳莫較。
正心醇無醨,粹行瑩不皰。
遞言張圣賢。賡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當,實可師而效。
我愚不敢望,時以管覘豹。
進如暗赴明,退必丑厭貌。
自恥以別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癡,夢遇夜不覺。
山水雖素喜,實不如誨教。
鳴呼何時歸,作詩以自鬧。
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因寄此。宋代。王令。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樂。聞吳富山水,思往頗計校。脫身東南來,見實與聞效。吳之山棱棱,吳水清不撓。豈無適之徑,以可泳以棹。而獨何為然,反門自閑罩。念我西北州,數子吳莫較。正心醇無醨,粹行瑩不皰。遞言張圣賢。賡口唱弟孝。大非友宜當,實可師而效。我愚不敢望,時以管覘豹。進如暗赴明,退必丑厭貌。自恥以別白,疾匝天地趠。坐思朝成癡,夢遇夜不覺。山水雖素喜,實不如誨教。鳴呼何時歸,作詩以自鬧。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道無情。。尹志平。 九九嚴凝冰結。山后朔風凜冽。西去意如何。***。道友一聲珍重。慎勿使他心動。志氣要平和。道無魔。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宋代。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茂陵多病書成帙,季子來歸雪滿簪。試與共觀天下士,彌縫一世果何心。
詠懷。。曹家達。 幽意值所適,冶游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愿安靜,逼抑成沸煎。不見魏唐睢,挺劍秦王前。
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宋代。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桃源縣送顏以仁回鼎城。明代。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征鴻落寒音,微波汎晴淥。悠悠負芳辰,耿耿企旸谷。臨分致深情,炯若佩瓊玉。人生重天倫,朋友非外屬。渺予尚真率,虛偽悲世俗。采采湘浦蘭,猗猗鼎城竹。行將往從之,一浣延覽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