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苔跡在堂無燕,綠水痕生沼自魚。
回首釣游徒感慨,何時復古喜而書。
和傅山父小園十詠。宋代。李曾伯。 蒼苔跡在堂無燕,綠水痕生沼自魚。回首釣游徒感慨,何時復古喜而書。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后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北湖。唐代。韓愈。 聞說游湖棹,尋常到此回。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
題扇送同年奚從之使海南。明代。顧清。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贈金陵半輪月,為君隨處掃炎蒸。
月溪橋。明代。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中有亡懷子,長笛橫翠鐵。一曲寒兔泣,再曲溪石裂。夜深斗柄移,孤峭厲嵽嵲。安得雙飛鴻,相從問真訣。營魄感晦盈,深淵積冰雪。危橋未可梯,茲意吾能說。
九鎖步虛詞。宋代。陳洵直。 犖確玉峰矗,真朋夐游遨。洗耳發清響,躡蹻玱鸞高。飛泉落松杪,節奏風蕭騷。八鎖度靈鑰,鏗鏗引云璈。
季夏游西山憶舊。。玄燁。 尋芳踏綠野,萬紫迷深溪。地遠峰頭闊,山高水勢低。飛花疑舊夢,煙柳促新題。沙暖鴛鴦睡,萋萋草滿堤。
與施仁夫、潘湛鈞、吳載耀三位南菁老同學于施府茶敘即席感賦二首 其一。。孫俊在。 春風舊夢渺如煙,來去難逢故友賢。六載同窗承化雨,蒙恩菁校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