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春無語。但園林、陰陰綠樹,老紅三數(shù)。底事東風猶自妒,片片狂飛亂舞。便燕懶、鶯殘初起。芍藥荼還又是,仗何人、說與司花女。將歲月,浪如許。悠悠倦客停江渚。寄扁舟、浮云蕩月,棹煙帆雨。留得閑言閑語在,可是卿卿記取。待盡把、愁腸說與。泛梗浮萍無定準,怕吳鱗、楚雁成離阻。歌未了,恨如縷。
賀新郎·一笑春無語。宋代。吳潛。 一笑春無語。但園林、陰陰綠樹,老紅三數(shù)。底事東風猶自妒,片片狂飛亂舞。便燕懶、鶯殘初起。芍藥荼還又是,仗何人、說與司花女。將歲月,浪如許。悠悠倦客停江渚。寄扁舟、浮云蕩月,棹煙帆雨。留得閑言閑語在,可是卿卿記取。待盡把、愁腸說與。泛梗浮萍無定準,怕吳鱗、楚雁成離阻。歌未了,恨如縷。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春日。唐代。溫庭筠。 問君何所思,迢遞艷陽時。門靜人歸晚,墻高蝶過遲。一雙青瑣燕,千萬綠楊絲。屏上吳山遠,樓中朔管悲。寶書無寄處,香轂有來期。草色將林彩,相添入黛眉。
夏日御園閒詠 其五。。弘歷。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里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鉤新月鏡中涵。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xiāng)時,將為故鄉(xiāng)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唐代。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未到故鄉(xiāng)時,將為故鄉(xiāng)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目前相識無一人,出入空傷我懷抱。風雨蕭蕭旅館秋,歸來窗下和衣倒。夢中忽到江南路,尋得花邊舊居處。桃臉蛾眉笑出門,爭向前頭擁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