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想哲人,弗移于俗。履潔含貞,卓矣芳躅。慎修永思,不遠而復。
視履考祥,前車戒覆。主善為師,終始不渝。時懷靡及,敢玩細娛。
毋荒毋怠,以步以趨。朝夕匪懈,動與道俱。如彼農畝,期于必獲。
如彼梓材,豈徒樸斲。是蓘是藨,涂其丹艧。曾謂伊人,余反不若。
不若惟何,玩愒孔多。光陰荏苒,歲月虛過。克念則圣,力豈殊科。
中流一柱,實障頹波。
勵俗詩。明代。盧龍云。 緬想哲人,弗移于俗。履潔含貞,卓矣芳躅。慎修永思,不遠而復。視履考祥,前車戒覆。主善為師,終始不渝。時懷靡及,敢玩細娛。毋荒毋怠,以步以趨。朝夕匪懈,動與道俱。如彼農畝,期于必獲。如彼梓材,豈徒樸斲。是蓘是藨,涂其丹艧。曾謂伊人,余反不若。不若惟何,玩愒孔多。光陰荏苒,歲月虛過。克念則圣,力豈殊科。中流一柱,實障頹波。
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歷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為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盧龍云。 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歷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為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讀元史三首 其三。清代。顧嗣立。 文章開魯姚,元氣尚團結。萬歷置奎章,作者首虞揭。金華接踵興,儒林推四杰。為學務根柢,行文凈冰雪。古藻揚清光,煌煌照碑碣。一代制作手,小儒盡咋舌。同時惟歐陽,瓣香乃祖烈。后來宋太史,猶承黃柳訣。斯文如江河,源遠流不韻。猗歟百年間,生才竟殊絕。
一戰聊麾十萬師,西來捷報走黃旗。六騾壯騎終須去,九虎將軍亦謾為。
面內疲民元不改,從中勝算自無遺。臨軒想見天顏喜,百辟歡聲動玉墀。
淮西軍大破賊兵連六告捷喜成口號二首 其一。宋代。葉夢得。 一戰聊麾十萬師,西來捷報走黃旗。六騾壯騎終須去,九虎將軍亦謾為。面內疲民元不改,從中勝算自無遺。臨軒想見天顏喜,百辟歡聲動玉墀。
夜寒起坐待旦。宋代。陸游。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游五渡谷。元代。劉昂霄。 南山如碧環,缺處蒼崖開。當年造物手,辦此何神哉。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源源萬斛泉,飛出重山來。白龍三百丈,行處鳴春雷。巨石若棟宇,磊砢相推排。跳波與濺沫,馀怒猶喧豗。我來值杪秋,萬壑風聲哀。黃花雜紅樹,錦繡紛巖隈。奇勝夙所貪,欲去仍裴佪。題詩還自笑,愧我非仙材。
秋夕過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淮浦歌三章為太仆楊敬之作 其一。明代。邊貢。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長照浦中樓。白鶴青猿好相訪,主人今只在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