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跡歸山田,息心謝時輩。晝還草堂臥,但與雙峰對。
興來恣佳游,事愜符勝概。著書高窗下,日夕見城內。
曩為世人誤,遂負平生愛。久與林壑辭,及來松杉大。
偶茲近精廬,屢得名僧會。有時逐樵漁,盡日不冠帶。
崖口上新月,石門破蒼靄。色向群木深,光搖一潭碎。
緬懷鄭生谷,頗憶嚴子瀨。勝事猶可追,斯人邈千載。
終南山雙峰草堂作。唐代。岑參。 斂跡歸山田,息心謝時輩。晝還草堂臥,但與雙峰對。興來恣佳游,事愜符勝概。著書高窗下,日夕見城內。曩為世人誤,遂負平生愛。久與林壑辭,及來松杉大。偶茲近精廬,屢得名僧會。有時逐樵漁,盡日不冠帶。崖口上新月,石門破蒼靄。色向群木深,光搖一潭碎。緬懷鄭生谷,頗憶嚴子瀨。勝事猶可追,斯人邈千載。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俠客作。。歐大任。 君不見燕中高筑黃金臺,樂生慷慨從西來。揮戈談笑聊憑軾,七十齊城何有哉。君不見荊卿擊筑飲燕市,悲歌變徵聲,出祖臨易水。督亢圖成樊首函,西入秦庭觀玉幾。又不見夷門翁、屠肆兒,抱關鼓刀知是誰。一朝竊符與公子,邯鄲從此驅秦師。古來俠者此數君,叱咤萬里生風云。借身報仇不足道,持危排難寧論勛。思如雕鶚霜空肅,氣似驊騮霜坂逐。自堪鳴劍馳伊吾,誰解校書向天祿。君不見東方先生待詔時,三冬文史無不窺,徒誦四十四萬字。寧似衛將軍,救羊之尺箠。仆也落魄長安市,頗識中原豪杰士。只今匈奴犯邊鄙,四郊多壘誰之恥。便請橫行沙漠里,豈令飲馬雍奴水。朔風夜吹紫駝耳,旄頭不見三軍喜。登壇推轂更誰俟,酒酣耳熱可以起。左執干戈右弓矢,為縛天驕報天子。
次韻平仲侍郎移居見簡。宋代。李彌遜。 不寄斜封歲已馀,那聞異縣更移居。羈懷易動野馬也,歸夢自成胡蝶與。有宅一區如子少,受薪十束見予疏。遙知富有千頭橘,奉乞當年種樹書。
知府黃龍圖。宋代。劉弇。 由來昭武勝天臺,淑氣俄鐘命世材。天上月華方攝兔,人間春色已先梅。長庚夢白真無敵,嵩岳生申世有開。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
奉和胡學士光大侍從游萬歲山詩韻十首 其九。。王洪。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同晝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尋兄弟。唐代。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