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堪惆悵,歸鴻嘹唳音。關山千里路,光景四時心。
影入春風靜,聲傳畫閣深。冥冥霄漢上,羅網莫相尋。
歸雁次孟望之韻。明代。何瑭。 何處堪惆悵,歸鴻嘹唳音。關山千里路,光景四時心。影入春風靜,聲傳畫閣深。冥冥霄漢上,羅網莫相尋。
(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號柏齋。弘治十五年進士。為翰林修撰。不屈于劉瑾,累疏致仕。后出為開州知府,歷工、戶、禮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對王守仁之學頗有微辭。有《醫學管見》、《陰陽律呂》、《柏齋三書》、《柏齋集》。 ...
何瑭。 (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號柏齋。弘治十五年進士。為翰林修撰。不屈于劉瑾,累疏致仕。后出為開州知府,歷工、戶、禮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對王守仁之學頗有微辭。有《醫學管見》、《陰陽律呂》、《柏齋三書》、《柏齋集》。
移師蒼梧。明代。唐璧。 云捲霆驅號令行,蒼梧城下動歡聲。秋毫不犯民安業,不數條侯細柳營。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懷顧黃公。清代。王又旦。 不畏窮愁只著書,幽棲風物近何如?斷云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
山游懷古。唐代。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邊檄興師旅,秋深近阻饑。仲由剛協力,曾點志同時。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聚景園。宋代。高似孫。 翠華不向苑中來,可是年年惜露臺。水際春風寒漠漠,宮梅卻作野梅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