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卵三言失此才,酒歡幾日倏成哀。風波舟楫愁無那,卻渡珠江掩袂來。
廣州雜詩 其三。清代。陳寶琛。 二卵三言失此才,酒歡幾日倏成哀。風波舟楫愁無那,卻渡珠江掩袂來。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題曾景山通判壽衍堂。宋代。楊萬里。 人家具慶已燕喜,人家重慶更奇偉。宜春臺上賢治中,妙齡斫桂廣寒宮。親年九十身六二,芝蘭玉樹森庭砌。上堂彩衣稱壽觴,下堂繡口喧雪窗。紫樞相公喜,祥大書壽衍。名其堂五世,其昌未渠央。
岳忠武王墓。清代。丘迥。 明圣湖頭宋將塋,神州戮力想精誠。關張義勇原無敵,李郭功名竟未成。沙漠何期歸故主,權奸乃敢壞長城。孤忠遺恨千秋在,大樹悲風日夜鳴。
念奴嬌?巴山坐雨,久不得舍弟書。近現代。陳匪石。 夜來風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里鄉愁如織。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籬落一樹荊花,移栽何地,荏苒春消息。萬里麻鞋三尺劍,吟望低垂頭白。峽束灘危,城欹樓迥,霧滿江南北。哀猿斷續,為余啼破空寂。
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清代。張岡。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虛堂面五湖,碧動軒窗色。浮生疲津梁,茲焉偶棲息。聞鐘寒不眠,風竹聲蕭瑟。
南歌子 暮春。清代。葉靜宜。 青帝留難住,金鈴護不勝。落花飛絮怨飄零。試聽燕鶯都作斷腸聲。風雨年年恨,閑愁日日縈。綠章無路乞通明。辜負養花天氣惜花情。
贈別林宮贊咨伯 其二。明代。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去雁影離離,輕煙生漠漠。歸驂陌上轉,別詞酒間作。未酬匡世志,共想還山樂。我懷良不虛,君情豈有托。何以贈前期,功名在麟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