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碑碎剩拓本,鼎立海內如三峰。選樓退庵各據一,苦較先后相雌雄。
中更燹劫百載近,神物隱現誰能蹤?庸知化工巧作合,英粲以類來相從。
陶齋好古力能致,阮梁避席慚酸窮。傳觀題識遍時彥,卻炫得寶招村翁。
別來萬事且休說,夜窗開匣光騰虹。墨香紙色觸已醉,字字峭過青芙蓉。
目眵神眩忽成四,險誤贗鼎迷真龍。過庭耳熟老卒覯,自詫此福天胡鐘。
名書古畫迭應接,三宿舍去真匆匆。青溪繞廊蘸筆處,岳色留碧長雙瞳。
題陶齋寶華盦圖。清代。陳寶琛。 華山碑碎剩拓本,鼎立海內如三峰。選樓退庵各據一,苦較先后相雌雄。中更燹劫百載近,神物隱現誰能蹤?庸知化工巧作合,英粲以類來相從。陶齋好古力能致,阮梁避席慚酸窮。傳觀題識遍時彥,卻炫得寶招村翁。別來萬事且休說,夜窗開匣光騰虹。墨香紙色觸已醉,字字峭過青芙蓉。目眵神眩忽成四,險誤贗鼎迷真龍。過庭耳熟老卒覯,自詫此福天胡鐘。名書古畫迭應接,三宿舍去真匆匆。青溪繞廊蘸筆處,岳色留碧長雙瞳。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即事。元代。項炯。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竹枯歸樵蘇,石爛棄沙礫。夷門得邂逅,綠發皆半白。追思少時事,俛仰如一夕。老矣無所為,空知念疇昔。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釋。出門事紛紛,歸臥意還
題潘臞齋客安書院。宋代。陳深。 屋上即青山,柴扉鎮日嵌。煙霞三徑足,天地一身閑。歸去詞堪和,間居賦右刪。簞瓢差自樂,高視眇塵環。
詩偈 其一七八。唐代。龐蘊。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大宛二馬。元代。郝經。 二馬飄飄萬里來,玉花蕭颯上金臺。風生兩耳云霄近,電掣雙瞳日月開。渥水虎文連殺氣,大宛龍種絕氛埃。將軍正欲成勛業,看汝驍騰展驥才。
相思黃岳甚,況復故人多。汝向豐溪曲,為予傳嘯歌。
白云無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諸峰月,依依在女蘿。
汪仲子持令兄栗亭及諸君書自歙至廣州相問于其歸也為詩二章送之兼寄諸君 其二。清代。屈大均。 相思黃岳甚,況復故人多。汝向豐溪曲,為予傳嘯歌。白云無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諸峰月,依依在女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