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知遇感先皇,晚歲邅回徙瘴鄉。萬里嶺南余涕淚,千秋海外有文章。
采風手校《居儋錄》,醉月心懸載酒堂。一事類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
要使天驕識鳳麟,讀公詩句氣無倫。豈期變法紛朝政,差免書名到黨人。
修怨古聞章相國,推恩今見宋宣仁。過書舉燭明何在,削牘真慚舊侍臣。
意有未盡再題二律。清代。張百熙。 奇才知遇感先皇,晚歲邅回徙瘴鄉。萬里嶺南余涕淚,千秋海外有文章。采風手校《居儋錄》,醉月心懸載酒堂。一事類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要使天驕識鳳麟,讀公詩句氣無倫。豈期變法紛朝政,差免書名到黨人。修怨古聞章相國,推恩今見宋宣仁。過書舉燭明何在,削牘真慚舊侍臣。
(1847—1907)湖南長沙人,字野秋,一作冶秋。同治十三年進士。中日戰時曾疏劾李鴻章陽戰陰和。戊戌政變時坐薦康有為革職。《辛丑條約》后疏請變科舉、建學堂、設報館。充管學大臣,力主派學生出洋留學。官至郵傳部尚書。卒謚文達。 ...
張百熙。 (1847—1907)湖南長沙人,字野秋,一作冶秋。同治十三年進士。中日戰時曾疏劾李鴻章陽戰陰和。戊戌政變時坐薦康有為革職。《辛丑條約》后疏請變科舉、建學堂、設報館。充管學大臣,力主派學生出洋留學。官至郵傳部尚書。卒謚文達。
妒婦津。明代。張煌言。 妒婦死津頭,津亦名「妒婦;」少女相經過,風雨不得渡。或為蓬垢顏,竊恐逢彼怒。古云粥倉庚,可以療此痼;惜哉彼婦愚,雖死猶弗悟!
莪默絕句集譯箋乙集 其三三三。近現代。伯昏子。 萬罪一身何穢污,知君恩恕信能涂。窮途當哭君皆顧,潦倒窮途誰若吾。
元章贈蘭。宋代。王十朋。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復韓子操,援琴鼓揚揚。
昆巖。宋代。林景熙。 神斧何年鑿,南山片石盤。玉藏仙笥古,翠落縣門寒。老木天邊瘦,歸云雨外殘。市塵吹不到,朝夕靜相看。
次韻錢遜叔獨鶴圖三首 其三。宋代。呂本中。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