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補褾衽,今日補襜裾。□婢或竊笑,而我非真愚。
念此吳綢衫,十載供曳揄。短裁適至肝,柔滑誠宜膚。
衣故煩挪難,每浣輒一呼。捉襟可歌商,蒙袂或濫竽。
去留稍吝情,于道微枝梧。處貧未為慣,私愛猶區區。
床頭百衲衣,旁亦置一壺。
補衣。清代。曾習經。 昨日補褾衽,今日補襜裾。□婢或竊笑,而我非真愚。念此吳綢衫,十載供曳揄。短裁適至肝,柔滑誠宜膚。衣故煩挪難,每浣輒一呼。捉襟可歌商,蒙袂或濫竽。去留稍吝情,于道微枝梧。處貧未為慣,私愛猶區區。床頭百衲衣,旁亦置一壺。
曾習經,字剛甫,號蟄庵,揭陽人。光緒庚寅進士。歷官度支部右丞。有《蟄庵詩存》。 ...
曾習經。 曾習經,字剛甫,號蟄庵,揭陽人。光緒庚寅進士。歷官度支部右丞。有《蟄庵詩存》。
題西山庵。明代。藍仁。 空山寂寂守巖扃,獨鶴棲棲傍草亭。曉鏡又催霜雪白,秋衣不換芰荷青。仙人住處多栽藥,野老來時或負苓。同氣凋零衰朽在,百年光景似晨星。
秋思四首 其一。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懷舊。宋代。李正民。 遁跡漁鹽遠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云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寂寥。
一叢花。清代。陸求可。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不知明月照黃昏,步步踏瑤琨。誰憐東郭先生苦,偶行吟、露出鞋跟。莫笑孫康,讀書相映,不復問饔餐。
用晦以三寸篋貯金字佛經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賦謝。明代。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