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將闌矣。悵年華、挽他不住,滔滔似水。五十馀番婪尾酒,愁類今番有幾。
蠟燭也、替人流涕。癡絕客冬逢是節,盼征軺、尚冀人來此。
渾不道,竟成雨。
棲遲只為君恩耳。寧不念、茶香筍滑,銅官故里。今日五花沾一命,波及臣之妻子。
敢尚訴、臣饑欲死。倘比黃花人尚在,制翟衣、寄到深閨里。
雖病也,定然起。
賀新郎 辛酉除夕恭遇兩宮徽號覃恩臣妻亦沾一命感懷紀事仍用前韻。清代。陳維崧。 一歲將闌矣。悵年華、挽他不住,滔滔似水。五十馀番婪尾酒,愁類今番有幾。蠟燭也、替人流涕。癡絕客冬逢是節,盼征軺、尚冀人來此。渾不道,竟成雨。棲遲只為君恩耳。寧不念、茶香筍滑,銅官故里。今日五花沾一命,波及臣之妻子。敢尚訴、臣饑欲死。倘比黃花人尚在,制翟衣、寄到深閨里。雖病也,定然起。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見云雷垂垂不雨悵然有作。明代。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送寬堂赴南外判宗。宋代。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古今同。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號八首 其四。。郊廟朝會歌辭。 煌煌寶書,玉篆金縷。曷為來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婉嬗祥云,日正當午。
思賢書院十首 其一 青龍橋。明代。孫一元。 石梁無病涉,杖屨時相逢。昔聞橫空霓,今見跨水龍。
秋夜雨有感言懷二首 其一。。韓雍。 客里逢秋感已深,可堪秋夜對秋霖。江湖未遂希文志,丘壑空懸永叔心。云壓戍樓迷畫角,風傳警枕亂清砧。誰憐懷國思鄉處,無限愁腸自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