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府玲瓏,丹房窈窕,長就枝頭嬌嫭。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試尋游侶。
醮壇側去。露幾朵、檀痕淺注。羨盈盈、比人間金谷,更饒幽趣。
花如語。低撼金鈴,小向暮春訴。紅顏最怕落花風,乞鍊師、為花重鑄。
師還念取。劉郎鬢、已經(jīng)如許。待來春、元都觀又成前度。
西子妝慢 四月朔日同吳天篆過通真觀王鍊師道院看牡丹即用天篆昨歲雨中看花韻。清代。陳維崧。 紫府玲瓏,丹房窈窕,長就枝頭嬌嫭。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試尋游侶。醮壇側去。露幾朵、檀痕淺注。羨盈盈、比人間金谷,更饒幽趣。花如語。低撼金鈴,小向暮春訴。紅顏最怕落花風,乞鍊師、為花重鑄。師還念取。劉郎鬢、已經(jīng)如許。待來春、元都觀又成前度。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舊有歙硯雅宜墨鑱賤號于陰以亂亡去十余年。元代。艾性夫。 冰蠶吐絲寒玉蒼,老龍磨角玄云香,半生食汝充饑腸。正爾悒悒傷弓亡,一日到眼驚余皇,欲呼未見誰鬣長。庸奴自愧取不臧,艴然持之走蓋藏。嗚呼得失安可常,我不善保遺渠殃,茍能藏之殃而祥。但隨牛后失所當,枯竹尚作神龍驤。安得石精變化飛墮桑君旁,塞翁失馬心清涼。
送張端明赴召。宋代。周必大。 曾以詩書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諸生亦有如何武,爭詠三章轉上聞。
吳興南門懷古。明代。張羽。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夕陽冉冉仍西下,秋水茫茫共北流。只是今時已惆悵,不應更為昔人愁。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