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西風、徘徊騁望,細流淰淰如許。月榭水軒臨斷岸,落木亂鴉無數(shù)。
誰延佇。有兩兩幽禽、莎徑頻來去。柳陰深處。看滿陂蘆葦,一川葭菼,何計可留汝。
思前事,處士亭栽梅樹。岳陽樓枕湘楚。玉京碧海閒風景,何限吹笙伴侶。
時已暮。剩滿眼雞群、噲等為公伍。相憐不語。笑古往今來,事多如此,且聽夜窗雨。
摸魚兒 澄江客舍水亭前有野鶴二日飲啄行潦中余傷其凌霄之質(zhì)而辱在泥涂詞以唁之。清代。陳維崧。 倚西風、徘徊騁望,細流淰淰如許。月榭水軒臨斷岸,落木亂鴉無數(shù)。誰延佇。有兩兩幽禽、莎徑頻來去。柳陰深處。看滿陂蘆葦,一川葭菼,何計可留汝。思前事,處士亭栽梅樹。岳陽樓枕湘楚。玉京碧海閒風景,何限吹笙伴侶。時已暮。剩滿眼雞群、噲等為公伍。相憐不語。笑古往今來,事多如此,且聽夜窗雨。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減字木蘭花 其二 壽隱士。兩漢。佚名。 一丘一壑。野鶴孤云隨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折桂新亭。宋代。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重寄元美 其二。明代。李攀龍。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
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shù)。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
邁陂塘 金陵王木齊追送予海上,以詞錄別,依韻和答。清代。程頌萬。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shù)。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人間世,都似看花隔霧。庾郎何必詞賦。卅年爭笑屠龍技,誰共靈修相訴。聊慰汝。盼等到重陽,買棹江南雨。艷才何補。剩十里青溪,二分明月,兜影照離緒。
到香港。清代。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玉山李道會顏則求著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其三。明代。鄭真。 路轉(zhuǎn)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