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摺枕屏斜,凝眸看、蕃馬簇平沙。算故國樓臺,許多風物,當年歌管,何限韶華。
曾記得、和煙羅幌展,映水粉墻遮。乍雨乍晴,賣餳天氣,半癡半黠,斗酒生涯。
也知別來事,渾嬌懶,難勝蟬翼輕紗。多管逢春不語,對月長嗟。
只芳草黏天,聲聲杜宇,畫簾垂地,陣陣楊花。贏得無聊,小樓數盡棲鴉。
風流子 感舊。清代。陳維崧。 幾摺枕屏斜,凝眸看、蕃馬簇平沙。算故國樓臺,許多風物,當年歌管,何限韶華。曾記得、和煙羅幌展,映水粉墻遮。乍雨乍晴,賣餳天氣,半癡半黠,斗酒生涯。也知別來事,渾嬌懶,難勝蟬翼輕紗。多管逢春不語,對月長嗟。只芳草黏天,聲聲杜宇,畫簾垂地,陣陣楊花。贏得無聊,小樓數盡棲鴉。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慧居寺。清代。姚鼐。 獵獵霜風拂袂斜,偶攜僧裓入?岈。山蟠句曲橫青靄,樹自深巖上碧霞。霄漢奎章藏鷲嶺,人天法會憶龍華。白云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江南意。明代。高啟。 妾本南國姝,父母愛如珠。貌豈慚明鏡,身才稱短襦。學成采蓮唱,曉出橫塘上。舟小復身輕,隨風兩搖蕩。歸時曲岸傍,恰見貴游郎。輟歌欲轉棹,花淺不堪藏。將嗔卻成哂,相問那能隱。雖憐郎意深,終嫌妾家近。回首各盈盈,南湖月又生。煙波三十里,都是斷腸情。
鮑融州病足叩謁適遇孝若示融州菊詩和篇次韻。宋代。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久待一州當斂惠,終煩諸野要營求。我今不啻便應足,獨恨於君百未酬。
秋懷二首。宋代。王炎。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江湖鴻雁天將冷,籬落黃花秋又深。拄笏看山聊爾耳,懶彈綠綺索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