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旦迎長至,昌期應大來。復臨三極轉,泰履一陽回。
建子周為歷,書云魯有臺。嚴凝初地拆,寥落乍天開。
金翼馳南陸,璇衡指北垓。乾坤終不改,日月故相催。
廣漠占風遠,元冥識氣該。荔生乘歲亞,梅斂待春魁。
真宰殊堪信,浮生漫自哀。有為皆駢拇,不盡是枯荄。
半世吾將老,兩儀爾更孩。齋居探混沌,兀坐辟喧豗。
淡取匏樽酌,寒將爐火煨。忝親多夙夜,報國少涓埃。
久分魚鷗侶,都忘鹓鷺陪。懶疑能惜病,拙敢望憐才。
意氣消三鼓,行藏滯一雷。緒添同繡線,名斷異葭灰。
冰雪馀心在,風霜任鬢摧。盡看時輩棄,合付彼蒼裁。
至日二十韻。明代。孫傳庭。 谷旦迎長至,昌期應大來。復臨三極轉,泰履一陽回。建子周為歷,書云魯有臺。嚴凝初地拆,寥落乍天開。金翼馳南陸,璇衡指北垓。乾坤終不改,日月故相催。廣漠占風遠,元冥識氣該。荔生乘歲亞,梅斂待春魁。真宰殊堪信,浮生漫自哀。有為皆駢拇,不盡是枯荄。半世吾將老,兩儀爾更孩。齋居探混沌,兀坐辟喧豗。淡取匏樽酌,寒將爐火煨。忝親多夙夜,報國少涓埃。久分魚鷗侶,都忘鹓鷺陪。懶疑能惜病,拙敢望憐才。意氣消三鼓,行藏滯一雷。緒添同繡線,名斷異葭灰。冰雪馀心在,風霜任鬢摧。盡看時輩棄,合付彼蒼裁。
孫傳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鎮武衛(今山西代縣)人,明朝名將。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崇禎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總督陜西。次年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帶兵鎮壓李自成、張獻忠民變。由于時疫流行,糧草不足,兵員彈藥缺少,朝廷催戰,無奈草率出戰,后兵敗,在陜西潼關戰死,馬革裹尸,年約51歲。《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謚“忠靖”。 ...
孫傳庭。 孫傳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鎮武衛(今山西代縣)人,明朝名將。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崇禎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總督陜西。次年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帶兵鎮壓李自成、張獻忠民變。由于時疫流行,糧草不足,兵員彈藥缺少,朝廷催戰,無奈草率出戰,后兵敗,在陜西潼關戰死,馬革裹尸,年約51歲。《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謚“忠靖”。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蓋滯東州。新恩寵亞三湘鎮,遠道爭迎五兩舟。
春宴喜聞京國語,云帆高望渚宮收。公馀為有江湖思,還采蘋花寄舊游。
丙寅春胡大聲自桐廬守參政湖藩過松話舊誦予送通守殷君詩因用韻賦以識別。明代。顧清。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蓋滯東州。新恩寵亞三湘鎮,遠道爭迎五兩舟。春宴喜聞京國語,云帆高望渚宮收。公馀為有江湖思,還采蘋花寄舊游。
再和三篇 其二。宋代。蘇頌。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端午日帖子詞 夫人閤五首 其一。宋代。孫覿。 杳杳畫梁巍架杏,沉沉香壁靜涂椒。宮前夜祝君王壽,日上黃爐炷未消。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送歸中丞使新羅(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唐代。耿湋。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城邑分華夏,衣裳擬縉紳。他時禮命畢,歸路勿迷津。
送張閫幕兼素借陳石齋詩稿 其二。明代。李東陽。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