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底凍陰猶漠漠,岸頭草色已芊芊。袛緣物理分高下,不是春光有后先。
郊行有感。明代。孫傳庭。 澗底凍陰猶漠漠,岸頭草色已芊芊。袛緣物理分高下,不是春光有后先。
孫傳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鎮(zhèn)武衛(wèi)(今山西代縣)人,明朝名將。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崇禎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總督陜西。次年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帶兵鎮(zhèn)壓李自成、張獻忠民變。由于時疫流行,糧草不足,兵員彈藥缺少,朝廷催戰(zhàn),無奈草率出戰(zhàn),后兵敗,在陜西潼關(guān)戰(zhàn)死,馬革裹尸,年約51歲。《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謚“忠靖”。 ...
孫傳庭。 孫傳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鎮(zhèn)武衛(wèi)(今山西代縣)人,明朝名將。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崇禎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總督陜西。次年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帶兵鎮(zhèn)壓李自成、張獻忠民變。由于時疫流行,糧草不足,兵員彈藥缺少,朝廷催戰(zhàn),無奈草率出戰(zhàn),后兵敗,在陜西潼關(guān)戰(zhàn)死,馬革裹尸,年約51歲。《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謚“忠靖”。
韓休知。明代。李東陽。 內(nèi)家伎樂喧歌酒,外庭宰相還知否,語罷封章驚在手。君王對鏡念蒼生,一身甘為韓休瘦。嗚呼!曲江以后無此賢,梨園羯鼓聲震天,何由再見開元年。
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 其三。明代。袁凱。 只今何處無黃菊,醉著茅茨有幾人?賢婦稍能知此意,殺雞為黍莫辭貧。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宋代。范成大。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次東卿韻挽北村秋官五首 其三。明代。邊貢。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xiāng)。公子復青年,探花冠群芳。浩蕩云中衢,接羽相翱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次韻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 其二。宋代。晁補之。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詹尚書同文以堵文明所作云樹圖寄徐大參復初仍寄以詩因次其韻。元代。凌云翰。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