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帽閒眠心兀兀,金戈不枕夜沉沉。要知此老無官府,須是昭文不鼓琴。
細字蠅頭雙眼在,遠塵鹿伴一丘深。果留不盡遺孫子,玉樹瓊枝總出林。
與致政孔千兵。明代。莊昶。 紗帽閒眠心兀兀,金戈不枕夜沉沉。要知此老無官府,須是昭文不鼓琴。細字蠅頭雙眼在,遠塵鹿伴一丘深。果留不盡遺孫子,玉樹瓊枝總出林。
莊昶(1437~1499)明代官員、學者。字孔暘,一作孔陽、孔抃,號木齋,晚號活水翁,學者稱定山先生,漢族,江浦孝義(今江蘇南京浦口區(qū)東門鎮(zhèn))人。成化二年進士,歷翰林檢討。因反對朝庭燈彩焰火鋪張浪費,不愿進詩獻賦粉飾太平,與章懋、黃仲昭同謫,人稱翰林四諫。被貶桂陽州判官,尋改南京行人司副。以憂歸,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間,起為南京吏部郎中。罷歸卒,追謚文節(jié)。昶詩仿擊壤集之體。撰有《莊定山集》十卷。 ...
莊昶。 莊昶(1437~1499)明代官員、學者。字孔暘,一作孔陽、孔抃,號木齋,晚號活水翁,學者稱定山先生,漢族,江浦孝義(今江蘇南京浦口區(qū)東門鎮(zhèn))人。成化二年進士,歷翰林檢討。因反對朝庭燈彩焰火鋪張浪費,不愿進詩獻賦粉飾太平,與章懋、黃仲昭同謫,人稱翰林四諫。被貶桂陽州判官,尋改南京行人司副。以憂歸,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間,起為南京吏部郎中。罷歸卒,追謚文節(jié)。昶詩仿擊壤集之體。撰有《莊定山集》十卷。
避地白巖山中書懷。宋代。吳說。 胡虜憑陵甚,長驅青海邊。攜家遭困頓,憂國憤迍邅。不省歲月換,徒驚花草鮮。到頭蘇息否,灑淚問蒼天。
枯魚過河泣。明代。于慎行。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鯨鱷游。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旁顧無陵鯉,鳣鮪安足儔。一朝宕海澨,潮落委遐陬。紅肌試砧斧,白骨聚蚍蜉。橫海既成觀,盈尺亦滿舟。回首羨魴鱮,游戲清波流。慎旃遠游子,濡足何所求。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館偶誦陶詩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句憮然有感。清代。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縱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一心信兩端,繹思有馀戚。緬昔負米賢,歡焉供子職。
千秋歲 贈王子丹麓五十初度,奉次原韻。清代。宋犖。 韋編三換。一石才過半。丘壑性,終難變。傳文洛紙貴,顧曲吳綾賤。便便也,撐腸柱腹皆奇卷。日起花磚晏,短發(fā)梳還亂。追往事,休增嘆。杯螯左右手,便是長生愿。君不見,丹樓百尺仙居幻。
搗練子·初酒醒。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有人示山水畫卷以為元暉作求詩。宋代。戴表元。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一塢亂云濃似漆,春風吹夢過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