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驛辯語聲,人驛如而貌。昔當歲祲時,驛人奔浩浩。
牽爺負男女,南出荊門道。公安彈丸地,饑兒相號召。
傭力及賃舂,經歷幾寒燥。幸爾值稔年,次第還井灶。
鄉音半相雜,衣服宛然肖。道傍垂白翁,昔見年猶少。
見我感且泣,壺漿相迎勞。垂頭語老翁,邑中今苦澇。
洼田無寸收,高鄉有蟲耗。部符搜宿逋,縣家敢遲鷔。
鬻田田不售,兒女輸官鈔。壯者思逃移,溝壑生難料。
此鄉小有年,敝邑敢相告。愿作廡下兒,驛人勿嘲笑。
麗陽驛題壁。明代。袁宏道。 近驛辯語聲,人驛如而貌。昔當歲祲時,驛人奔浩浩。牽爺負男女,南出荊門道。公安彈丸地,饑兒相號召。傭力及賃舂,經歷幾寒燥。幸爾值稔年,次第還井灶。鄉音半相雜,衣服宛然肖。道傍垂白翁,昔見年猶少。見我感且泣,壺漿相迎勞。垂頭語老翁,邑中今苦澇。洼田無寸收,高鄉有蟲耗。部符搜宿逋,縣家敢遲鷔。鬻田田不售,兒女輸官鈔。壯者思逃移,溝壑生難料。此鄉小有年,敝邑敢相告。愿作廡下兒,驛人勿嘲笑。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搖搖花行。宋代。章采。 搖搖花,長安城南道。小草欣欣造物勻,三月來來野田好。女郎厭踏王孫園,出郊更覺春嫣然。五家蹙成錦繡谷,雙鬟妙舞玳瑁筵。合歡扇裁七寶月,蔭步蓋簇空青天。分司自訟狂驚坐,拾遺勸我莫近前。此時搖搖絕低小,媚紫得映車閒鈿。幸承踏歌羅襪暖,偶荷細摘春心憐。豈如黃土岡頭古楠樹,花開花落無人覷。一枝折頓固弗班,五陵雋賞初何預。嗚呼世無賞音兮竟大奇,古楠蒼蒼云雨垂。
游白鹿洞書院。。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峰巒楫楫田園凈,藤剌深深磴道幽。寶匣塵生弦索斷,遺音重撫淚雙流。
搗練子·初酒醒。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哀鄰家。。石介。 鄰家不選翳,翳無救病術。朝一翳工人,暮一翳工出。有加而無瘳,遑遑不安室。吁嗟婁翁愚,予為病者恤。瞽翳一日更千人,盲藥何能療沈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