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嘉老先生,文字繼坡谷。
治饒如京兆,三王豈其族。
政成無一事,澹若處幽獨。
追蹤古循吏,清凈非碌碌。
每以坐嘯馀,時出陽春曲。
風流化幫人,吟詠成國俗。
乙酉秋七月,天地正炎燠。
有詔帥夔門,引道不淹宿。
境內聞公行,倉皇守牙纛。
攀轅人填咽,遮道車擊轂。
已去復挽回,出入成重複。
橋斷蜂腰分,巷擁魚鱗矗。
竟從間道去,復許誰追逐。
子母若弟昆,相顧皆嚬蹙。
吾父既往矣,疇能繼英躅。
孟嘗附商船,千古垂簡牘。
偷席廣文氈,使者為標目。
去思聞九重,盛事傳西蜀。
先生美無度,推誠置人腹。
畫圖照人間,斯民記恩育。
侍御王公去饒饒之士民數千萬人遮道攀轅又相。宋代。喻良能。 東嘉老先生,文字繼坡谷。治饒如京兆,三王豈其族。政成無一事,澹若處幽獨。追蹤古循吏,清凈非碌碌。每以坐嘯馀,時出陽春曲。風流化幫人,吟詠成國俗。乙酉秋七月,天地正炎燠。有詔帥夔門,引道不淹宿。境內聞公行,倉皇守牙纛。攀轅人填咽,遮道車擊轂。已去復挽回,出入成重複。橋斷蜂腰分,巷擁魚鱗矗。竟從間道去,復許誰追逐。子母若弟昆,相顧皆嚬蹙。吾父既往矣,疇能繼英躅。孟嘗附商船,千古垂簡牘。偷席廣文氈,使者為標目。去思聞九重,盛事傳西蜀。先生美無度,推誠置人腹。畫圖照人間,斯民記恩育。
婺州義烏人,字叔奇,號香山。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補廣德尉。歷遷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處州,尋以朝請大夫致仕。嘗進《忠義傳》二十卷,孝宗深加嘆賞,即命頒行。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編》等。 ...
喻良能。 婺州義烏人,字叔奇,號香山。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補廣德尉。歷遷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處州,尋以朝請大夫致仕。嘗進《忠義傳》二十卷,孝宗深加嘆賞,即命頒行。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編》等。
浣溪沙。近現代。陳方恪。 意氣拿云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云臥送華顛。
澤居。宋代。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書。此際自應還往絕,本無心與俗人疏。
上清宮梅同座主閒閒公賦。金朝。李獻能。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