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見南山,依然已秋色。悠哉川上行,復邀城中客。
木落山半空,川明潦尤積。飛鳥鑒中看,行云舟中白。
夷猶白蘋里,笑傲清風側。極浦追所遠,回峰高易夕。
觴詠共留連,高懷追昔賢。惟應謝公興,不減向臨川。
和謝學士泛伊川浩然無歸意因詠劉長卿佳句作欲留篇之什。宋代。歐陽修。 久不見南山,依然已秋色。悠哉川上行,復邀城中客。木落山半空,川明潦尤積。飛鳥鑒中看,行云舟中白。夷猶白蘋里,笑傲清風側。極浦追所遠,回峰高易夕。觴詠共留連,高懷追昔賢。惟應謝公興,不減向臨川。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戰聊麾十萬師,西來捷報走黃旗。六騾壯騎終須去,九虎將軍亦謾為。
面內疲民元不改,從中勝算自無遺。臨軒想見天顏喜,百辟歡聲動玉墀。
淮西軍大破賊兵連六告捷喜成口號二首 其一。宋代。葉夢得。 一戰聊麾十萬師,西來捷報走黃旗。六騾壯騎終須去,九虎將軍亦謾為。面內疲民元不改,從中勝算自無遺。臨軒想見天顏喜,百辟歡聲動玉墀。
謁張曲江祠。清代。朱彝尊。 峻坂盤神樹,陰崖鑿鬼工。芳塵羽扇冷,春燕玉堂空。不睹關門險,誰開造化功。經過遺像肅,千載嶺云東。
代玉娥答 其一。明代。葉春及。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陽臺。可憐遺履軒前月,長照飛鳧海上來。
小游仙七首 其七。宋代。周密。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云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釵鈿戲阿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