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嘗夢登天,身乘帝青云。下視六合大,死人何紛紛!
尸行鬼走不知丑,天跳鬼踔無由分。首戴髑髏蒿兩目,腸懸題湊空孤墳。
自謂策神智,可以干明君。自謂雕纂組,可以成華文。
自謂昭旗常,可以銘前勛。形如枯株心強活,氣如濕灰耳強聞。
哀哉腥腐窟,何以能超群?天孫為余言,此皆不足云。
累累白骨成飛塵,安知中有不死人?眉厖喉結目如電,揮呵風雨走百神。
塌額玉陛下,自稱小兆臣。臣之形骸與眾等,久斷葷血腐肉皴。
言臣不死誠謬妄,固有不死丹元君。丹元君,在何處,泥丸真人且延駐。
一曲鸞笙五百年,死人窩里翻身去。
活死人窩,為番陽胡道玄賦。宋代。鄭元祐。 我嘗夢登天,身乘帝青云。下視六合大,死人何紛紛!尸行鬼走不知丑,天跳鬼踔無由分。首戴髑髏蒿兩目,腸懸題湊空孤墳。自謂策神智,可以干明君。自謂雕纂組,可以成華文。自謂昭旗常,可以銘前勛。形如枯株心強活,氣如濕灰耳強聞。哀哉腥腐窟,何以能超群?天孫為余言,此皆不足云。累累白骨成飛塵,安知中有不死人?眉厖喉結目如電,揮呵風雨走百神。塌額玉陛下,自稱小兆臣。臣之形骸與眾等,久斷葷血腐肉皴。言臣不死誠謬妄,固有不死丹元君。丹元君,在何處,泥丸真人且延駐。一曲鸞笙五百年,死人窩里翻身去。
(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
鄭元祐。 (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踏莎行 曉陰。近現代。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用五河縣孫驛丞行簡秋涼感懷詩韻 其六。明代。鄭真。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斗聲傳雉堞秋。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游員常寺 其十。明代。張岳。 寂寞非人境,清虛愜道心。聽經猿入定,破夢鶴鳴陰。刻竹題詩遍,望云懷古深。蕭蕭羞兩鬢,吾欲投吾簪。
和諸庵花光十梅頌 其三。。王柏。 空里翻身透出,風前玉立精神。百草頭邊未覺,還他獨占先春。
題陳幼白石浪閣 其三。。范景文。 枕流與漱石,共此靜觀中。高閣貯云氣,將無性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