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家住越水東,讀書養母越山中。一朝薦書上藩府,捧檄又逐西征鴻。
去年將命來霅水,日日思親春云起。今年重到霅水頭,看云思親雙淚流。
自言少小失所怙,鞠育恩深賴慈母。母兮孝養猶有時,父兮一別終天悲。
當年兵塵暗廣路,大母年高發垂素。山中一月食無魚,日夕臨流心獨苦。
跰足弗憚百里遙,六月火云天宇高。鮮鱗深甕貯江水,赪肩赤日行蓬蒿。
中途潦水深莫涉,咫尺蒼茫失舟楫。解衣抱甕身與俱,甕沉鱗躍身為魚。
天高茫茫誰與訴,此水終年有人渡。我聞此語心孔悲,天道幽遠諒有知。
君不聞姜孝子,舍側雙魚出江水。又不聞王休徵,天寒解衣魚出冰。
當時傳信書太史,至今孝感人間稱。百年幾人稱孝子,九原有知猶不死。
古來上壽無百年,紛紛泯沒誰與傳。王郎有父亦有母,母今白頭稱節婦。
一門孝節世所無,教子復有瞻云圖。我作歌詩徵不誣,他日太史春秋書。
題王生瞻云圖。明代。童冀。 王郎家住越水東,讀書養母越山中。一朝薦書上藩府,捧檄又逐西征鴻。去年將命來霅水,日日思親春云起。今年重到霅水頭,看云思親雙淚流。自言少小失所怙,鞠育恩深賴慈母。母兮孝養猶有時,父兮一別終天悲。當年兵塵暗廣路,大母年高發垂素。山中一月食無魚,日夕臨流心獨苦。跰足弗憚百里遙,六月火云天宇高。鮮鱗深甕貯江水,赪肩赤日行蓬蒿。中途潦水深莫涉,咫尺蒼茫失舟楫。解衣抱甕身與俱,甕沉鱗躍身為魚。天高茫茫誰與訴,此水終年有人渡。我聞此語心孔悲,天道幽遠諒有知。君不聞姜孝子,舍側雙魚出江水。又不聞王休徵,天寒解衣魚出冰。當時傳信書太史,至今孝感人間稱。百年幾人稱孝子,九原有知猶不死。古來上壽無百年,紛紛泯沒誰與傳。王郎有父亦有母,母今白頭稱節婦。一門孝節世所無,教子復有瞻云圖。我作歌詩徵不誣,他日太史春秋書。
浙江金華人,字中州。洪武時征入書館。與宋濂、姚廣孝等相唱和。出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齋集》。 ...
童冀。 浙江金華人,字中州。洪武時征入書館。與宋濂、姚廣孝等相唱和。出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齋集》。
贈張濆榜頭被駁落。唐代。趙嘏。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清都觀答幼遐。唐代。韋應物。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新章。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卻念喧嘩日,何由得清涼。疏松抗高殿,密竹陰長廊。榮名等糞土,攜手隨風翔。
寄趙少虛先生四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質明秋霜。凌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顏委中野,三嘆以徬徨。傾城難可再,一顧何茫茫。念此不得寐,嘯咤令心傷。
次馮申之游靈泉韻。宋代。王灼。 名山起高興,不惜馬首東。沙邊一著眼,翠光已浮空。踏遍桑柘村,所向漸不同。溪細山疑合,谷轉路始窮。瑩凈白玉界,芬馥青蓮宮。元知境過清,乘春乃昭融。尚馀半殘花,伴我酒頰紅。拂石愛少蘚,披林怯多風。安得身無事,來時禪寂翁。慮沉燈影外,慧發鳥聲中。庶遂老巖壑,此行太匆匆。
客湖上。宋代。顧禧。 對酒拂吳鉤,光隨湖水流。碧尋堤上草,紅落竹邊樓。春老鶯啼倦,山空鶴唳收。買花錢欲盡,何事再句留。
喬師召編修挽詩二首 其一。明代。李東陽。 禁林仙籍久通名,我里君門數送迎。身病每勞分藥裹,官閒時復對棋枰。北堂萱草三年夢,東國鱸魚萬里情。可是得歸歸便了,竟將勛業負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