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譽丹青有古風,筆端及我未宜蒙。云臺麟閣遙相望,枉寫褒公與鄂公。
謝傳神蔡景直。宋代。鮑慎由。 馳譽丹青有古風,筆端及我未宜蒙。云臺麟閣遙相望,枉寫褒公與鄂公。
宋處州龍泉人,字欽止。哲宗元祐六年進士。嘗從王安石學,又親炙蘇軾。為文汪洋閎肆,詩尤高妙。徽宗召對,除工部員外郎。歷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嘗注杜甫詩,有《夷白堂小集》。 ...
鮑慎由。 宋處州龍泉人,字欽止。哲宗元祐六年進士。嘗從王安石學,又親炙蘇軾。為文汪洋閎肆,詩尤高妙。徽宗召對,除工部員外郎。歷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嘗注杜甫詩,有《夷白堂小集》。
海子橋大風即事一首。明代。童冀。 海子橋西風大作,撲面驚砂似飛雹。蹇驢局促驅不前,仆夫睢盱行屢卻。傍人指點笑相語,誰遣先生此行樂。韓公半醉紗帽偏,童子竦立高吟肩。惟有王郎跛能履,拄杖落手心茫然。君平杖頭無酒錢,羊市街西尋鄭虔。從此避風如避箭,閉門經月不相見。剝啄移時始啟關,旋吸清泉沃塵面。墻頭濁醪如井泉,沈醉不虞歸路遠。城南招提老贊公,三日不見心忡忡。回鞭便欲造虛白,驚見斜陽天際紅。歸來獨坐增永慨,三復平生康節戒。青燈永夜長自憐,白首相隨惟影在。故山萬里孤云飛,一身憔悴誰復知。從今風雨閒柴扉,養取病鶴江南歸。
和武公望雪梅五首。宋代。廖行之。 臘殘春到無多日,留得清芬伴傾椒。卻放東風吹凍裂,遣渠堤柳又新條。
七夕。宋代。劉跂。 夜永風露下,庭空簾幕秋。杯盤延素魄,針縷動雙眸。天上秖今夕,人間寧少留。如何一水際,歲歲此相求。
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其七。唐代。朱長文。 煙暝重湖日欲明,輕篷遙遞浦前聲。良魚好入深淵去,不為鳴榔取次驚。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事依。近現代。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映照須眉能玩世,支離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飛鴻側,咽入天風與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