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影龜紋皺。蘸平煙、青紅半濕,枕溪窗牖。千尺晴霞慵臥水,萬疊羅屏擁繡。漫幾度、吳船回首。歸雁五湖應不到,問蒼茫、釣雪人知否。樵唱杳,度深秀。
重來趁得花時候。記留連、空山夜雨,短亭春酒。桃李新栽成蹊處,盡是行人去后。但東閣、官梅清瘦。欸乃一聲山水綠,燕無言、風定垂簾晝。寒正悄,亸吟袖。
賀新郎·浪影龜紋皺。宋代。吳文英。 浪影龜紋皺。蘸平煙、青紅半濕,枕溪窗牖。千尺晴霞慵臥水,萬疊羅屏擁繡。漫幾度、吳船回首。歸雁五湖應不到,問蒼茫、釣雪人知否。樵唱杳,度深秀。重來趁得花時候。記留連、空山夜雨,短亭春酒。桃李新栽成蹊處,盡是行人去后。但東閣、官梅清瘦。欸乃一聲山水綠,燕無言、風定垂簾晝。寒正悄,亸吟袖。
此詞系詞人青年時期游德清時所作。“趙令君”,即當時的德清縣縣令趙善春。楊鐵夫按:夢窗是時年齡當在二十歲左右,德清為其少游之地,因此應是公元1224年(嘉定十七年)的趙善春令君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481頁
開頭“浪影”三句。此言詞人佇立在趙府的窗前向外眺望,窗下有一條河水流過,河面被風刮起了龜版紋,遠處天水相接處飄起了一縷野煙;河岸兩旁長著水靈靈的花草,艷紅如醉,青翠欲滴。“千尺”兩句,再述遠近景色,并點出小虹橋。言“小垂虹”像彩霞般地橫臥在河面上,遠處山巒起伏猶如屏風般地簇擁著這如畫似的錦繡地。“漫幾度”一句。此言垂虹勝景多次引起過往的江浙客船中行人們的一再回首,贊賞不已。“歸雁”四句,續(xù)贊如畫美景。“歸雁”,雁本為江湖自在野禽,這里借喻歸隱之士。此言歸隱者大可不必去五湖中尋覓歸隱之處,而是留在這兒就可以歸隱快活了。詞人說:試問在這一望無涯的河上捕魚的人,知不知道處在這無憂無慮之境,聽著那樵歌悠揚,這種牧歌式的生活是多么快樂、雋永啊。
下片“重來”三句。言他這次是舊地重游,時逢又一個桃紅柳綠的春天。詞人說:記得上一次我曾與你(趙令君)去郊外荒亭里飲酒作樂,共聽四周圍寂靜的空山上發(fā)出淅淅瀝瀝的夜雨聲。“桃李”三句,從眼前景,并聯(lián)想到世俗之見。上“桃李”兩句,用唐劉禹錫“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詩句意境。此言詞人見到桃李樹已經(jīng)濃綠成蔭,樹下也有了人們采摘果實時踏出來的小路,說:這些桃李樹都是我上次離開后才栽下的呀。他又見東閣邊的一株老梅樹,依然清瘦如許,默默無聞地悄立一旁,被人們遺忘在角落里。三句以對比手法暗喻世俗之人都有一種趨炎附勢的偏見,他們大多捧“桃李”而輕“官梅”,即投靠得勢之人而冷落清高落魄之君。這種思想致使夢窗立身處世多與時人不合,所以他才會布衣一生,“白衣傲公卿”。“欸乃”兩句。言室內(nèi)燕兒無聲,簾子無風直掛不動,室外山青水綠,風光明媚。突然間傳來了一聲高亢悅耳的漁歌聲,在這極靜的境地之中詞人更覺得這漁歌聲入耳動聽。“欸乃”一句,直接抄用柳宗元《漁翁》詩原句,但用在這兒卻顯得天衣無縫。“寒正悄”兩句,回到首句詞人立在窗前的鏡頭上。言時已近晚,春寒料峭偷偷襲來,詞人倚立窗前趕快垂下長衫的衣袖抵御寒氣。“亸”,下垂貌。全詞首尾銜接,一氣呵成。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夢北郭生。明代。唐之淳。 美人星冠云綺裳,自我不見今三霜。常時開口詠鳳凰,律中角徵宮羽商。江妃河伯權相將,山鬼木魅無精光。俄然一斥萬里鄉(xiāng),十口奔馳饑無糠。昆明池寒荷葉黃,椒花瘴重餐楓香。昨夢遇之天北方,手
小雨效韋體。宋代。張耒。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虛窗度遙吹,稍覺青葉舉。殘蔬知夏余,隕葉兆秋序。幽獨無往來,烹茶誰晤誰。
投贈刑部尚書不忽木公。元代。趙孟頫。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詩書師法在,簪紱相門傳。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邊。帝心知俊彥,群望屬英賢。大木明堂器,朱絲清廟弦。吉人詞自寡,君子德為先。斷獄陰功厚,優(yōu)儒禮數(shù)偏。我非天下士,人謂地行仙。山好雙游屐,溪清一釣船。賦詩時遣興,好客恨無錢。政爾韋編絕,俄聞束帛戔。風塵驅驲騎,霜雪灑鞍韉。別婦經(jīng)春夏,離鄉(xiāng)整四千。家書愁展讀,旅食困憂煎。郎位蒙超擢,官曹幸接聯(lián)。屢聞哦鄙句,信或有前緣。知己誠難遇,捫心益自憐。樊中淹澤雉,春晚怨啼鵑。驥病思豐草,鴻冥羨遠天。仁言如借便,白首向林泉。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宋代。李綱。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如何錐刀徒,使爭爝火明。傷膚及肌骨,風雨因摧傾。顛倒委榛棘,氣象猶崢嶸。行人失庇賴,佇立空凝情。緬想栽培初,愛護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幾經(jīng)霜露零。一日毀有馀,百年養(yǎng)不成。忍使易凋喪,此理真難評。憶昔陶士行,為政有善經(jīng)。擢禾與移柳,一一糾以刑。既往不及追,將來猶可懲。感動遂成章,庶幾知者聽。
興化道中。清代。董訥。 漭沆連滄海,風吹一葉輕。村從波際出,草逼浪痕生。地闊無山影,天空有雁鳴。最憐釜底處,何日奏平成?
鷓鴣天 星洲寄港桐伯。。趙文漪。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游六藝,列三公。童顏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