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鸂鶒,錦毛斕斑長比翼。戲繞蓮叢回錦臆,
照灼花叢兩相得。漁歌驚起飛南北,繚繞追隨不迷惑。
云間上下同棲息,不作驚禽遠(yuǎn)相憶。東家少婦機(jī)中語,
剪斷回文泣機(jī)杼。徒嗟孔雀銜毛羽,一去東南別離苦。
五里裴回竟何補(bǔ)。
過梅里七首家…今列題于后。憶西湖雙鸂鶒(效鮑明遠(yuǎn))。唐代。李紳。 雙鸂鶒,錦毛斕斑長比翼。戲繞蓮叢回錦臆,照灼花叢兩相得。漁歌驚起飛南北,繚繞追隨不迷惑。云間上下同棲息,不作驚禽遠(yuǎn)相憶。東家少婦機(jī)中語,剪斷回文泣機(jī)杼。徒嗟孔雀銜毛羽,一去東南別離苦。五里裴回竟何補(bǔ)。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jìn)士,補(bǔ)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xué)史上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yùn)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nóng)》詩兩首:“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jìn)士,補(bǔ)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xué)史上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yùn)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nóng)》詩兩首:“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艷曲十首 其十。明代。胡應(yīng)麟。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
昆侖頂上放歌。。馮其庸。 三上昆侖意更賒,最高峰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欲為海幢化四金剛 其一。明代。釋今無。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甲子請告絕句十二首中多綴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一。明代。林熙春。 為賦初衣愧不才,寧云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諫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