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
相公征關右,赫怒震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
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陳賞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徒行兼乘還,空出有馀資。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飛。歌舞入鄴城,所愿獲無違。
晝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外參時明政,內不廢家私。
禽獸憚為犧,良苗實已揮。竊慕負鼎翁,愿厲朽鈍姿。
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犁。熟覽夫子詩,信知所言非。
從軍詩五首 其一。魏晉。王粲。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相公征關右,赫怒震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陳賞越丘山,酒肉逾川坻。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徒行兼乘還,空出有馀資。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飛。歌舞入鄴城,所愿獲無違。晝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外參時明政,內不廢家私。禽獸憚為犧,良苗實已揮。竊慕負鼎翁,愿厲朽鈍姿。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犁。熟覽夫子詩,信知所言非。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初仕劉表,后歸曹操。
太平湖。。吳金水。 萬頃碧琉璃,搖蕩高山頂。時見碧波心,叆叇白云影。風送瀑聲來,欲更尋佳景。佳景未易尋,但覺衣裳冷。
次韻答沃泉二首 其二。明代。黃衷。 遙峰個個排檐秀,蛺蝶翩翩拂檻過。龍性屯云長作雨,道心明水鎮無波。湖光忽瀁天光動,花氣猶含淑氣和。奉憶函關牛背老,一編遺我至言多。
相思引 其二。宋代。袁去華。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暮春張考功助甫邀游韋氏園時梁舍人思伯偕至 其五。明代。黎民表。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骯臟,吾意在耕桑。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秋懷次韻晁應之三首。宋代。張耒。 木落晚風急,宵涼侵暑衣。有期惟向老,無計未成歸。只益顛毛脫,還從髀骨肥。感時仍吊古,回首意多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