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坐且莫喧,聽我堂上歌。昔仕京洛時,高門臨長河。
出入重宮里,結(jié)友曹與何。車馬相馳逐,賓朋好容華。
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輕步逐芳風(fēng),言笑弄丹葩。
暉暉朱顏酡,紛紛織女梭。滿堂皆美人,目成對湘娥。
雖謝侍君閑,明妝帶綺羅。箏笛更彈吹,高唱好相和。
萬曲不關(guān)心,一曲動情多。欲知情厚薄,更聽此聲過。
代堂上歌行。南北朝。鮑照。 四坐且莫喧,聽我堂上歌。昔仕京洛時,高門臨長河。出入重宮里,結(jié)友曹與何。車馬相馳逐,賓朋好容華。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輕步逐芳風(fēng),言笑弄丹葩。暉暉朱顏酡,紛紛織女梭。滿堂皆美人,目成對湘娥。雖謝侍君閑,明妝帶綺羅。箏笛更彈吹,高唱好相和。萬曲不關(guān)心,一曲動情多。欲知情厚薄,更聽此聲過。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送王處士游蜀。唐代。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yīng)緘十色箋。
寄題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樂樓。宋代。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安心已得安身法,樂土偏令樂事多。千里筠陽猶靜治,還家一笑定無他。
和張推官同年陰無緒偶成。宋代。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風(fēng)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泊舟都梁亭二首。宋代。張耒。 微春已動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霜林背日梅遲拆,冰渚知春雁早飛。江上三年陳跡在,年年穿竹折梅時。
題山水畫四首 其三 歐陽永叔秋聲賦。。劉崧。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嘆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