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頗愛酒,未嘗自斟酌。一與佳賓遇,陶然不復(fù)卻。
雖得一醉歡,傷生莫自覺。況復(fù)多謬妄,空為俗所薄。
靜言思利己,一止良不惡。東鄰有父老,顧我忽大噱。
與子共禿翁,忍棄手中爵。酒為榮衛(wèi)楨,多憂正相搏。
呼兒漉新釀,且復(fù)共酬酢。醉罷各相恕,誰能責(zé)狂藥。
雜詩十一首并序 其七。明代。張羽。 生平頗愛酒,未嘗自斟酌。一與佳賓遇,陶然不復(fù)卻。雖得一醉歡,傷生莫自覺。況復(fù)多謬妄,空為俗所薄。靜言思利己,一止良不惡。東鄰有父老,顧我忽大噱。與子共禿翁,忍棄手中爵。酒為榮衛(wèi)楨,多憂正相搏。呼兒漉新釀,且復(fù)共酬酢。醉罷各相恕,誰能責(zé)狂藥。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shí)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張羽。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shí)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花朝。明代。湯顯祖。 百花風(fēng)雨淚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
次韻和秋扇。宋代。強(qiáng)至。 形如圓月色欺霜,曾許佳人掩面藏。袁守?fù)P風(fēng)方慰愜,班姬中道忽悲涼。自知掌握初經(jīng)用,豈顧塵埃此暫傷。只恐來年清暑殿,別將紈素上君堂。
題盧益脩畫水仙花。元代。柯九思。 煖瓊?cè)岽鋾糟紛y,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yuǎn),佩搖明月近瀟湘。
溪居。明代。陳曰昌。 人多物外役,而我獨(dú)無營。浩浩復(fù)落落,湖山注夙情。因之不適俗,壯心淹老成。園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欲散今古意,每每踏潮行。一溪入花氣,萬木度風(fēng)聲。遙巒層聳逸,瞻顧別開明。念慮此俱滌,水鳥時嚶嚶??v浪東皋外,于焉得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