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教游子不關心,白發高堂日已深。憂對宜男雖可忘,情同烏鳥若為禁。
詩書養志勤三省,甘旨承顏抵萬金。執答春暉憐寸草,孟郊詩句不堪吟。
春草堂,為陳生賦。元代。張昱。 可教游子不關心,白發高堂日已深。憂對宜男雖可忘,情同烏鳥若為禁。詩書養志勤三省,甘旨承顏抵萬金。執答春暉憐寸草,孟郊詩句不堪吟。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閑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閑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閱見一十首 其三。金朝。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