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臺澹秋痕,雁底坐超忽。
萬里霄無云,木末吐華月。
氣掃堞浮浮,輝滿峰兀兀。
寫影水精域,望氣金銀闕。
叢筱浸寒漪,披揚鏡中發。
列筵出窈窕,應濕凌波襪。
歌吹翻流光,淫魚聽恍惚。
濯醉零露新,傳詠遠風歇。
余情騰釣磯,何處戰死骨。
化字遺濁世,鐘聲漏林樾。
八月十七夜馬良存吏部宴集初臺玩月。近現代。陳三立。 溪臺澹秋痕,雁底坐超忽。萬里霄無云,木末吐華月。氣掃堞浮浮,輝滿峰兀兀。寫影水精域,望氣金銀闕。叢筱浸寒漪,披揚鏡中發。列筵出窈窕,應濕凌波襪。歌吹翻流光,淫魚聽恍惚。濯醉零露新,傳詠遠風歇。余情騰釣磯,何處戰死骨。化字遺濁世,鐘聲漏林樾。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之譽。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陳三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之譽。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賦長興錢圃翁詩。宋代。程俱。 學書要不成,學圃苦不早。向來執戟郎,何似于陵老。我無拿云意,所念在一飽。閉門種蕪菁,抱甕澤枯槁?;钠柝斠幌?,嚙嚼到春草。頗聞長興翁,八十顏色好。城西有寬閑,終歲常卻掃。安得五畝園,如翁一生了。
次韻贈周師禹二首 其二。宋代。王庭圭。 晝臥柴門打不開,相逢未識濟川才。那知此夜聞猿處,忽有新詩隨雁來。
莼二絕 其二。宋代。張侃。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三忠祠。明代。孫緒。 拂袖拜三賢,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許,一死竟誰憐。玄化昭心事,丹誠付簡編。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