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頗愛山,逢山便欲住。那知此山中,幽勝復無數。
桃花艷春津,鱗鱗踏前路。沈綠注芳池,悠揚滋暖露。
本非無垢人,幸可洗塵霧。石壁奔云泉,聆風儼韶濩。
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靈竅覆千鐘,貪看忘故步。
秾纖半簾日,流光不肯駐。世俗未能遺,沈吟返三顧。
游安寧溫泉。清代。吳銘道。 野性頗愛山,逢山便欲住。那知此山中,幽勝復無數。桃花艷春津,鱗鱗踏前路。沈綠注芳池,悠揚滋暖露。本非無垢人,幸可洗塵霧。石壁奔云泉,聆風儼韶濩。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靈竅覆千鐘,貪看忘故步。秾纖半簾日,流光不肯駐。世俗未能遺,沈吟返三顧。
(1671—1738后)安徽貴池人,字復古。吳應箕孫。父吳孟堅亦隱居以終。銘道守祖與父之志,布衣終老,游跡半天下。詩多豪宕激楚之語。有《復古詩集》、《滇海集》。 ...
吳銘道。 (1671—1738后)安徽貴池人,字復古。吳應箕孫。父吳孟堅亦隱居以終。銘道守祖與父之志,布衣終老,游跡半天下。詩多豪宕激楚之語。有《復古詩集》、《滇海集》。
酬王十八見招。唐代。武元衡。 王昌家直在城東,落盡庭花昨夜風。高興不辭千日醉,隨君走馬向新豐。
葛仙行祠。宋代。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自題畫梅。。金鑒才。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只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
澈庵招游北樓二首。近現代。趙熙。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眾陰。時危萬里仄,思苦百年深。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