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舉動失常。形容心慌意亂。
⒈ 舉動失常。形容心慌意亂。
引《三國演義》第九八回:“睿 聞知兩處危急,舉止失措,甚是驚慌。”
容閎 《西學東漸記》第十三章:“予胸中既有成竹,故對於此重大問題,不至舉止失措。”
⒈ 行為失常。比喻慌張而不知所措。
引《三國演義·第五五回》:「周瑜舉止失措,急撥馬便走。」
1、再聯想到皇子辯平素言行輕佻,舉止失措,毫無皇家威儀,頓時覺得,天子屬意皇子協為儲君,實為明智之舉。
2、蘭兒舉止失措,十分慌張,在蘭兒的心中,陪伴在少爺身邊,照顧少爺,是她一輩子最開心的事。
3、眼見吳起口無遮攔,疾言無諱,挑破軍機隱秘,文侯一時周章,迷離沒亂,防不迭地,難以還口,面容窘迫,舉止失措。
4、今天砦子里就在牛鼻嶺演兵,這是大砦前面最險要的屏障,砦子里經常在此演練攻守,免得情勢危急的時候舉止失措。
5、長者賜,不敢辭,我只是感到有些誠惶誠恐,舉止失措望老前輩您能諒解。
6、大凡這樣的人,遇上刺激的事情,會有點舉止失措,引起神經過敏者或別有用心者的懷疑中傷。